蕉下的核心问题是定位搞错了
4月前
收藏 0
0
【摘要】:蕉下的转型痛苦,大部分新消费品牌同样也会遇到。
蕉下的品牌部被裁撤,品牌部和广告代理公司并不需要为此负责,单纯讲蕉下对于自己的定位,“轻量化户外”一词就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到底什么是“轻量化户外”?
蕉下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围绕品牌叙事,在线下线上全面铺开,给消费者植入一个美好的梦境:高颜值、轻量化、黑科技,但是,直到现在,谁也无法解释到底什么事轻量化户外产品,这也是一众新消费品牌重营销理念,轻研发所带来的问题。
不同于传统户外的硬核理念,蕉下等于是创造了一条平行赛道:搭建休闲社交属性的非竞技运动户外场景,以相对应的产品,来此来解决消费端对于出门需求的痛点。
这个想法的重点,是看重了专业户外玩家之外的市场空白,为此,蕉下在2023年联合艾瑞咨询发布了《轻量化户外行业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轻量化户外人群已达5亿,未来有望扩大至7.3亿,等于是将市场端,对于轻量化户外需求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合理化了。
想法很美好,但是事实上是,传统户外市场已经形成了分化,像是我们熟知的始祖鸟、猛犸象是占领市场份额与消费者认知的第一梯队,之后的哥伦比亚、北面、凯乐石紧随其后,最后由骆驼、迪卡侬牢牢守住了平价市场。
而例如李宁、安踏、特步等运动品牌也开始涉足户外领域,甚至也在用“轻量化”的概念来设计产品,试图创造多条增长曲线。
反观蕉下,价格打不赢平替,试图营造符号化,可是不如运动品牌渗透度强,严重依赖于OEM代工模式,缺乏核心专利,只有强调换皮的重要性,而防晒作为季节性需求,也无法成为公司继续深耕的理由。
但是,现实是,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新消费品牌试图再讲出美好的故事来说服投资人,已经行不通了,更何况,蕉下在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在寻求转型的白牌。
因为从来就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定义,来解释什么是“轻量化户外”,所以才会产生各种争议,比如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户外运动鞋服行业研究报告:静待黎明》中,将蕉下与FILA、耐克、科隆、彪马等品牌归在了“轻户外”一类,后者身上运动鞋服的品类属性和运动基因更加明显。
所以到底什么是轻量化户外呢?这个问题也等于“什么是多功能纯电电车”,“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美容产品”,蕉下的品牌部被裁撤,也不是因为新消费品牌不需要传播,只是这种传播需要更扎实的定位、更强的品牌形象,以及更有技术优势的产品。
否则,就会面临卡在一个尴尬的局面,然后让品牌部和广告代理公司再次背锅。
不过,我个人还是蛮喜欢《惊蛰令》这支广告,能够看出来蕉下的战略核心是想塑造更强的品牌力,第一步就是想要与其他品牌做出区分,这是他们品牌部的优势,只是把这样的思维前置在品类发展初期和公司转型初期,有点过于超前了,但是,我强调,这依然不是品牌部的问题。
所以,可惜的是,作为消费者,对于品牌形象依然无法形成统一且清晰的认知,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依然分不清谁是蕉下,谁是蕉内,对于投资方,希望看到品牌能够再大胆极致一点,做到在市场端有所增长,形成规模,哪怕这条赛道的对手是自己。
以上。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Chapman Mi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