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卖货,先发疯
5月前
收藏 0
1
【摘要】:如题
从2023年,淘宝年度商品榜单中出现了一个颇具“抽象”意味的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开始,就像大量评论中说的一样,这个世界终于癫成了我看不懂的样子。但无论是购买“爱因斯坦的脑子”这种不少人看不懂的虚拟商品,还是年轻人对“捏捏”、“玩偶”上头,本质都是情绪消费。
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困境,对于这一代的年轻人而言,割裂的世界或许就是最大的困境。格子间里的繁琐,每天要和完全不是一类人的同事相处12个小时……职场里的年轻人终于意识到,扮演情绪稳定的“大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给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出口,才能挽救因工作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于是,年轻人开始愿意为了满足自己的情绪而付费,解压经济、悦己消费等一系列为了情绪买单的新消费品,如同潮水一般和年轻人一起汇入了社会的主流浪潮之中。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案例,City walk、特种兵旅游、寺庙烧香、淄博烧烤、哈尔滨冬季游、中药酸梅汤、晒背,甚至是近期刚刚兴起的沙疗,无论实际效果和体验如何,满足自己的情绪,已经成为决定不少人是否会消费的最终动因。
但伴随着这一系列情绪消费产生的是大量的争议,就像对于爱因斯坦的脑子这一商品的评论一样,接受的人觉得花个几毛钱买个开心简直太值了,但对于不能理解这类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的人而言,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一个字——癫。
当然,或许评论这件事情癫的人,也许会在别的事件中被冠以同样的评论。随着越来越多“看不懂的事件出现”,或许有一个“天才”得以龙场悟道,总结了一条新时代的真理:“上班哪有不疯的。”
既然超出一点常规就会被评价为癫,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发疯呢?由此,互联网上新时代的流量密码——发疯文学正式诞生。
从发疯文学到发疯品宣,世界终于还是癫成了喜欢的样子
伴随着发疯文学的越来越火,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除了人在发疯,商家、品牌、店铺,也都时不时疯一下,毕竟生活中,哪能天天都清醒克制,不管是人还是品牌,偶尔都会发发疯。
从去年,生活方式品牌but和乐乐茶的发疯开始,发疯营销越来越成为品牌们新晋的流量密码。
如果说,but的内容还能算是疯的不那么彻底,那么乐乐茶就多少有点炸裂和疯的不轻的感觉了。乐乐茶在去年推出名为一拳,并在新品杯子上和包装袋上都印着壮汉大头的新产品,对应“一拳!”的产品主题,乐乐茶官方自带话题“一拳打爆地球”,带头发疯,而且包装袋换成了“被踩碎的杯子”,暗示发疯时可以拳脚并用。
甚至这种发疯进一步传导到了隔壁的咖啡赛道,瑞幸则在顾客最常购买咖啡的早上,在小红书上直接发疯。
到了今年,这种品牌和消费者一起发疯的趋势,非但没有停歇,反而颇有几分愈演愈烈的架势。如果说几年前职场自媒体的传统艺能是晒工牌,那么打开今天的社交媒体,会让人有一种时空穿梭的“美感”,如果有人昏迷5年后醒来,恐怕还是要问出一句:“怎么这些年的流行趋势一点没变啊?”
只不过过去晒的是一本正经的大厂人身份,现如今晒的是“每天上班,我已经疯的越来越严重。”于是,“00后 的工牌有种淡淡的疯感”迅速在小红书上成为了新的热点话题。
图源:小红书@打工人关怀中心
只不过,如果说过去的屏保和摆件,还是需要“避开”领导,和同为牛马互相认可的同事暗地里串联沟通的隐晦桥梁,现如今的工牌宣言,就意味着这种发疯的直白表现形式已经成了职场之中的主流文化。
只不过这次疯的不只是打工人,品牌方也一如既往的参与到了这次发疯的“浪潮”中来,希望能够在这场流量的盛宴之中,找到新的,年轻化的沟通方式。
例如,德祐就聚焦了上班上厕所=带薪摸鱼的调侃。
腾讯会议,更是用一种虽然我是会议软件,但我一点都不想开会的反差疯感,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就像用猫meme表情包做视频一样,品牌以发疯工牌为传播载体,通过反差感,营造出一个与打工人同频共振的人设。
显然可以预见的是,往后和打工人相关的发疯文学还会继续层出不穷,一直火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发疯文学已经几乎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显学”。但单纯的蹭热度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深入流行文化的深处,并且真正理解年轻人或是目标人群的喜好,才能真正的创造出流行的梗,而不是像猫meme一样,被评价为:“第一个做的是天才,第二个做的是聪明人,但第三个往后,都不怎么聪明,甚至还让人烦。”
那么,发疯文学的背后是什么呢?
遇事不决直接发疯
与发疯文学相伴相生的,是年轻人巨大的精神压力。
社会的发展总是围绕着巨大变化进行的,而在过去几十年里,最大的变化则是从关注“集体”,逐渐转向关注“个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集体时代,个体的意义是由集体赋予的,最重要的认同是身份认同,某某妈妈(爸爸),某某公司的经理(或者其他什么职务),人生的意义是家庭小集体,到国家大集体的宏大叙事组成的,人生的意义也往往与集体赋予的身份产生强关联。
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在《独异性社会》一书中对现今这个时代的描述一样,“如今的机构和个人,其兴趣和努力方向都只是追求独一无二,追求独异于人。这场独异性的狂欢,标志着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的未来。”
于是,如果说故去的关键词是责任和义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将目光从集体转向个体之时,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活着或者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就成了不少人在深夜EMO时高频询问自己的新“哲学三问”。就像北京大学的徐文凯教授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过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空心病”。简单来说,所谓的“空心病”,指得是现如今不少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更不用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工作等一系列的重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去寻找这份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无意义的主推,每天重复的生活,常规的状态,一切仿佛都像陷入一个无止境的循环之中,但这个强调个体的时代,又无时无刻不在“压迫”着个体去找寻自己的意义。
于是,在这种矛盾和对立之下,“发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以一种无意义去抵抗另一种过于庞大,无力挣脱的无意义。
有趣的是,我们又恰巧活在一个被流行趋势深深影响的时代。从衣着打扮到饮食习惯,从娱乐方式到价值观念,无处不在的流行文化似乎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只不过,在社交媒体尚未成为主流之前,流行趋势的塑造者往往是那些闪耀在荧幕和舞台的明星。这些核心人物通过电视、杂志等渠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传播给公众,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模仿和追随。
且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过去的名人和KOL之外,大众的情绪也可以凝结成一种“模因”(来自《SCP基金会》系列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意为如同病毒感染一样,传播信息并触发异常现象),并迅速的形成新的网络潮流。
看完这两点,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发疯文学会成为现如今的流行热潮,从情感层面来看,就像《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写的一样,九成人都有健康困扰,情绪问题居第二。而这些困扰的源泉,有的时候恰恰就是强行理智、强制追求逻辑、和日复一日的常态。
当这些情绪被某些现实景象“压强式”挤爆时,人们又已经从传统集体制中剥离开来,无法从家庭之中寻找一个情绪的出口,于是不理智、没有逻辑和反常态的典型代表,“遇事不决,直接发疯”就变成了一种可以交叉感染的情绪,最终转变为互联网上游荡的新“模因”,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发疯只是情绪的冰山一角
对于诸如发疯营销之类的情绪消费的风行,许多人习惯将其置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框架下解读。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的消费行为三理论里,也将“量的消费—质的消费—感性消费”三个阶段视作需求上行的轨迹。
事实上,这点可能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著名期刊PNAS就曾经对1850年-2019年出版的百万册图书进行相关统计,发现书中与“理性”相关的词汇在1850年之后出现了系统性的增加,与“情绪”相关的词汇则在减少。但该趋势在上世纪80 年代出现逆转,2007 年之后则表现得更明显了。
也就是说,从理性转向感性,几乎可以说是过去若干年里,大众精神状态的集体表征。
这就意味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如今年轻人的情绪消费,并不完全是消费进阶的结果。反而只是时代变化,个体变迁的精神世界,对于消费这一很小的领域的投射而已,或许我们可以说,发疯文学只是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就像心理学中对于潜意识和表意识的描述一样。
或许我们可以说,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的逻辑已经从最早的单纯选择商品,再到后来的用消费表达立场和理念,逐渐转变成:为了那些能够理解我,和我玩在一起的品牌付费。跟上发疯的风只能获得一时的便利,真正理解消费者,或许才能带来持久的互动。
因此,对于品牌方而言,或许需要思考的是,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品牌理念。比如,这次“追热点”的品牌中,多为食品饮料、个护等快消品牌和互联网大厂,前者与消费者的生活紧密相连,后者在近年来逐渐培养出“消解严肃”的玩梗基因。只要和打工人站在统一战线,就会相对容易获得好感和青睐。
相反,如果是本身强调“格调”的品牌,比如讲高端故事的服饰美妆、坚持特定理念的一线潮牌、或主攻中产的专业户外品牌,则很难单纯的通过发疯来收获消费者的好感,甚至还会进一步带来一种强烈的“错位与割裂”感。这时候对于这类品牌而言,去挖掘隐藏在发疯文学之下的,消费者的真实情感诉求,反而远比追赶“发疯”的流量快车来的更重要。
毕竟,发疯文学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注脚,但发疯文学何尝不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现今这个时代下,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需求和精神诉求。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Morketing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