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的短剧为什么火了?
8月前
收藏 0
0
【摘要】:横店已经改名成“竖”店了
大家好,我是马可婷。
很好笑,很早之前听说横店现在已经改名成“竖”店影视城了。
因为,以前是电视剧/电影剧组跑去横店拍戏,但是现在许多的短视频创作者也跑去横店用竖屏手机拍短剧。
连热搜上都是#短剧爆款编剧月入可超10万#。
当时,听到这些时还没什么实质性感觉,直到今年春节,小马也刷到了短剧,甚至我妈、我室友的妈妈也在看......
什么《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
《厉总,你找错夫人了》
《授她以柄》
...
当然,你别以为只有女频短剧,还有男频短剧——
《镇国神婿》
《商业制霸:暗星崛起》
...
这些短剧每集大概只有两三分钟,虽短但长,一些短剧剧集在70集—100集左右,而大概十几集开始就是付费内容。
据了解,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上线当日充值超2000万。
制作成本仅50万元的爆款男频微短剧《无双》上线8天充值破1亿元。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
为什么这些短剧能这么火呢?
01 内容放大人的欲望——爽感
这些短剧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爽。
所以不少人也称呼短剧为爽剧。
女频内容大多是:重生、复仇、虐渣、甜宠;
而男频的内容则为:逆袭、打脸、赘婿、战神。
想想《回家的诱惑》,故事是不是跌宕起伏,后续虐渣爽感十足;再想想《赘婿》一步步的逆袭,也被称为21年开年第一爽剧。
而如今的短剧更是情节铺垫少、反转多,且土味、狗血性十足。
这些短剧基本是抓住了“钱、权、爱”的人性欲望,放大感情的甜宠,或是通过逆袭、虐渣的刺激,带来情绪上的共鸣或爽感!
有意思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都是由短剧厂牌听花岛制作出品。听花岛的背后实控人是咪蒙(马凌)。
啊这...兜兜转转还是深谙“狗血剧情+情绪”流量密码的咪蒙在赚钱。。。
02 形式更短、更快
短剧另一个火的原因就是“短”。
一方面,每集时长只有3分钟,比起40分钟以上的长剧,短剧少了铺垫和其他情节,挑重点情节播出,因此在剧情中是猎奇和爽点密集。
这种更短、更快的剧情节奏,会很大程度地降低人的阅读疲惫感,令人上头。
另一方面,短视频作为新内容形式,符合当下人们碎片化时间观影的快节奏生活,在上班下班、休闲时刻都能拿出来刷一刷,这也促进了短剧的爆火。
03 定位由下沉转大众
短剧最初的定位其实是下沉市场。
根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用户中,中低收入人群占比70%以上,对受众的定位是中老年群体、三四线城市的下沉用户。
而抖音、快手等大平台的入局,加快了短剧的井喷式增长;同时今年出圈的《逃出大英博物馆》也让短剧走到了主流面前。
短剧内容营销
短剧作为新内容形式,自然也有人好奇它是否会成为品牌营销新宠。
其实短剧制作方多杂,运营模式也多样,在按剧集收费盈利的短剧模式之前,不少短剧达人,比如姜十七、魔女月野、放杨的心心,就与众多品牌合作短剧品牌植入。
今年春节档,天猫也是冠名了快手星芒短剧的三部新作。
在一些合作定制的短剧里,甚至还有品牌的评论区点赞特效等多样植入。
由此可见,不少品牌早已察觉短剧流量。
老实说,短剧给我的感觉是发展得又快又乱,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而品牌也是偏向于选择较靠谱平台和达人在进行深度合作。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SocialMarketing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