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国民品牌,需超凡入圣 | 李怡
1年前
收藏 0
3
【摘要】:如题
1.什么是“圣人”
最近看了几本讲曾国藩的书,爱不释手。
曾国藩是我们小时候学历史都知道的人物。虽然曾很知名,但 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做了什么、为什么受推崇,倒是他的负面评价更广为人知。
近几年“曾学”浪潮渐起,《曾国藩家书》成为机场销冠、企业家人手一本。更神奇的是,曾国藩还有个“新昵称”火了 —— 越来越多人称他为“半个圣人”,所谓: 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半个圣人”。
说起来这个“半圣人”的概念,还真是深谙营销之道,一下子就会激起听者的好奇。
毕竟“圣人”这么大帽子,在中国可不是随便给的。
要知道,在上面这个说法里,另外两人分别是孔夫子和王阳明。一位是开创儒家思想的孔圣,一位最起码也开创儒家细分品类(心学)的宗师。
他曾国藩,凭啥能被拔到这么高?
有一个说法是被提到最多的:就是有学者认为,曾国藩一生达成了 “圣人”的「三不朽」, 立功、立德、立言。
我想你大概听过这三个词。感觉很牛,但具体是啥不清楚。
这个「三不朽」,出自《左传》里的叔孙豹,大致就是说: 人要想做到不朽,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
做到这三点,那都是先贤大儒,逐渐也就被后世认为是“圣人的标准”1,历朝历代都有解读:
唐人孔颖达对“德、功、言”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国学大师钱穆也有一种解读:他认为西方人把不朽视为活在上帝的心里,而叔孙豹则认为 人应该活在其他人的心里。而活在其他人心里的方法,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民国哲学大师冯友兰则直接说: “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呢?按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 2
你看,这“三不朽”算是东方哲学下对“个人品牌”的最高要求吧?
圣人,可以说就是个人品牌永远活在别人心里的人。
2.何谓圣人品牌
那这跟我们日常聊的品牌有什么关系呢?
你大概猜到我要说啥了。
我发现,品牌亦可以有自己的「三不朽」:
其一,立功。
在商业层面取得成功,满足顾客需求
大多数企业,立功是首要核心。
「立功」是什么?是为社会立大功、做大慈善么?不是,那是后面要做的事儿。
企业的立功,就如同德鲁克所言:“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为社会解决问题。” —— 就是在自己的价值领域,不断满足顾客需求、创造顾客价值。
哪怕你卖馒头,能不断卖给更多人、解决更多上班族的早饭难题,这也就是“功”了。
我认为,使命的起点不应该考究,使命的终点才是“功”业所在:
有的创始人创业始于对自身命运的改善,甚至就是赤裸裸的“赚钱”,但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职位,也有“功”。
当然了,为了符合“入圣”的标准,你这个馒头,得卖给全天下。得让全天下都吃到你、并且觉得你的确很好(对于卖馒头而言,这可绝不容易)。
达到这个地步,才是一种立功。才会创造“立功心智”。
其二,立德。
创造最大化的公众市场价值
功与德可以分开。
虽然功本身就有“德”,但传统哲学里的德可能要求更大。品牌的立功是做好自己。而品牌的立德,就不止是做好自己了,得创造最大化的公众市场价值!也就是谋求公共福利。
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当下最火爆的就是CSR/ESG,就是做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我看来,这其实立德也就是一个小德。
因为很多ESG工作与其说是立德,不如说是弥补德行的不足、弥补自己在生产供应中所造成的公共福利破坏,是一种trade off而已。很难说不是为了满足市场要求、上市公司审计要求而被动为之。
正好看到去年大火的naval有相同观点,他把ESG直接比作“税”
那真正的「立德」应该是什么呢?
一个最大的例子:公共市场价值里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国家荣誉。如果企业能为国家、社会培育出更突破性的技术、人才,甚至在与海外竞争的大叙事下争得一席,可算“大德”,能一跃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
华为是典型代表,毋庸置疑。类似的还有各领域的代表,如海尔、比亚迪、大疆等。
公众价值的另外一个例子,当然逃不开社会责任/公益:你看类似前几年在郑州水灾里砸锅卖铁的鸿星尔克,虽然很奇特,但也算是创始人的CSR真心带动了品牌“立德”心智。
近几年火起来的“B-Corp共益企业”算是一种特殊范例。
这些企业意味着从0诞生时就带着“立德”的愿景来。只不过它们光立德了,大多数在自己的市场价值上影响力往往偏小。
其三,立言。
在理念上留下遗产,影响更多人
我对商业品牌“立言”的理解是 —— 思想与文化遗产。
立言的方式有很多。纯粹站在2C营销视角,极少数有企业单靠“品牌理念”、“品牌主张”就能立言,因为它们要买过两个门槛:
1.还是要有强烈的“公众性”。 过分传递“自己的好”,你就局限了。所以立言口号,必须得是传递较高的自我实现的精神主张。Just do it 这类经典就胜在此。
2.必须真实、立得住。 言好写出来,但立不立的住,很看你在功上的实际做法。
比如,阿里早年的价值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很出圈,因为早年它的确有强烈的社会价值。这句话现在被我们的消费品客户们吐槽“让天下都是难做的生意”,这当然不行。如果阿里能继续守住,这依然是一次精彩的“立言”。
不过,通过大口号“立言”的方式,在现在大环境下的肯定越来越少见了。
所以,企业还有一种留下遗产的方式:通过分享企业级的价值观念、方法论来“立言”。
比如,乔布斯对于产品创新、用户体验的前瞻性思考,引领了后续3C数码行业的产品设计。
比如稻盛和夫的企业管理心法,对不少东亚企业家管理风格的影响。
再比如宝洁在品牌管理制度上的一些贡献启发、微信张小龙在产品观上的理念扩散....这些产品价值与企业发展上的真知、理念,很多时候比上述广告立言要来的更长期。
这也是成功的“立言心智”,会慢慢滴灌到大众那里。
不过,如果你只是留下一本流水账式的企业传记《XX传》,只是自嗨罢了。
说到这里,我们对比一下:
圣人的三不朽,要求首先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和这个次序略有不同,在品牌三不朽里,立功是基础: 企业家就是办企业,能把生意成功做大、产品备受认可,才能够去立言、立德。
而立言、立德,则是成为「不朽品牌」的中国式路径。
3. 谁能适用圣人品牌
你可能会问:
这品牌三不朽也太大了吧?谁能受用啊?
没错,圣人品牌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做的。但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并不是完全没有。
如果我们把立功、立德、立言进行深入一番的理解和拓宽,我倒觉得对一些企业、品牌很有指导意义。
比如,有志于成为 中国顶级国民品牌的企业们。
你有没有发现,品牌三不朽的核心,都是围绕着:公共价值。
-
立功意味着你创造了极大的商业影响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
-
立德意味着你超越自身利益,为社会、国家,甚至世界提供了新的价值。
-
立言意味着,你再次超越自身,为行业、为人民提供精神和文化的指引。
公共价值,就是成为「国民品牌」的核心。
一直以来,国货营销圈有一个大命题向来广为议论 :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真正品牌?
这里的“真正品牌”,没有一致的答案,但大抵上就是有真正溢价能力、有强大品牌心智、普遍受人尊敬和信任的含义。
当然还可能有个更高层的答案,叫: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这个要求不可谓不高、不难。
而它难的地方,除了地利人和,还在天时。得伴随着国家硬实力、软实力、文化和内容叙事的同步增长。
不过就算当下,我们一般也会提名几个候选品牌,比如华为、茅台。就拿他们俩为例,我们来逐个看下:
这两家企业当然都很优秀,都在自己的赛道做到了前无古人。
如依照「品牌三不朽」的标准来看,华为在三方面的确都有达成,是有点入圣的味道了。
-
立功:在电信、3C数码产品,甚至多元领域的市场成功
-
立德: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突破,甚至达到国际领先,造福中国市场
-
立言:除了任正非的个人思想,华为的组织管理、战略方法也变成了新一代中国创业至宝
而相比之下,茅台好像就仅仅只在“立功”方面绝顶。
它在白酒领域绝对统治,在利润层面碾压华为。茅台22年的净利润达到627亿,还是远超华为22年的356亿的。
不过这只能说明它生意好,甚至不能说明它创造价值的广度比华为更高, 更加没有创造出一个顶级国民品牌应有的「公共价值」。
这里有个问题 ——
对于白酒,你怎么要求它能创造公共价值呢?
难道是白酒酿造技术、古法秘方的创新?是酒桌文化的不断复兴?
如果从「立德」和「立言」的角度看,这条路也不是完全不通:
作为白酒品类的绝对领导,茅台未尝不可在老中年vs新青年的大文化洞察下进行创新 —— 比如如何重新诠释传统“酒桌文化”,使其“臣服测试”、“阶级矛盾”的一面降低,而让刺激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精神内涵的领域无限放大?
君不见,《长安三万里》火爆之下,“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倒是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精神向往。
仅 仅看“酒”这个品类,有其成瘾性的反面,也有其艺术性的正面。
作为少数可能超凡入圣的品牌,茅台在丰厚利润中,完全有机会拿出一部分投资在传统文化复兴、青年艺术创造,在引领品类表达、创造文化价值的大方向上做出自己的立言、立德之举。
4.以圣人标准衡量品牌
“圣人三不朽”作为标准,其实是可以给我们启发的。
钱穆的那段评价是很中肯的: 西方的不朽是活在上帝心理,中国的不朽得活在他人心理。
这个他人心理,不就是老百姓的心智么?
或许三不朽没有那么广为人知,但对圣人的敬仰与崇尚,自古至今一直流淌在中国老百姓的血液里。
圣人,老百姓对一个中国人的最高要求。圣人品牌,也或许就是老百姓对一个品牌的最高要求。
回到品牌学科上, 立功、立德、立言其实就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心智资产”最强大的认可。
诚然,不会有多少“商业品牌”是以“入圣”作为目标的。我们老百姓也不会拿“入圣”做要求, 让私有利益去代表公有利益,这实在太难!
“圣人品牌”,更像是一个超规格标准,对人、对企业家、对组织管理者的律己要求达到了极为严苛的地步。
不过我们继续大胆放开畅想一下:
国家是品牌么?政府是品牌么?那些代表公有利益的国企央企是品牌么?他们或许可以由此借鉴。
在更多非盈利领域,我们的公益组织品牌、医院品牌们,它们的影响力建设是不是可以参考严苛的「三不朽」标准?
当然很有机会。
在做好最大化“立功”的基础上,点滴之间,或许可以尝试在品牌立德、立言的社会心智上做做尝试。
这超出了对商业品牌的要求,所以恰恰更适合这片土地上的一系列国有品牌、国有品牌。
你们的使命本就是“为人民服务”。
反过来,「圣人品牌标准」也可以给不少擦边球选手一些提醒。
这几年民族更自信了、国货国潮崛起了,就的确有企业喜欢什么都蹭上“中国”、蹭上“民族情怀”。
比如美妆行业的国货轮流做中国风、民族风的妆容,比如护肤品牌轮流打出“了不起的中国成分”,甚至连科技行业发布新手机都会用上“东方”的字眼....PR概念轮番上阵。
对这些现象,三不朽就给出了一个现实检验标准 —— 你既然要调动“公众利益”和“公众情绪”,那:
-
你立功了么?(是不是坐实创造了更大价值)
-
你立德了么?(是不是超越自身,造福人民)
-
你立言了么?(是不是引领和启发了更多人)
如果是,恭喜你有机会走向国民顶级品牌。 如果不是,追求“中国情怀”的道路上就要小心翻车了。
结语
做好国民品牌,基础是立功。
不过想要成为国民品牌、真正品牌,你需要创造出公众利益、公众福祉,创造能引领大众的精神文化理念。
大多数企业,咱们没必要考虑这件事儿,安安心心做成一个大众品牌。
但如果你想成为国民品牌,或你本就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有利益。那我建议你,大可考虑如何 融汇中国 智慧 , 强化 「 立功、立德、立言 」的心智资产。
***
最后,再谈点读书的感受。
我看曾国藩传印象很深的第一点是: 他 竟然30岁就立下要做“圣人”的志向,要 匡复大道、为往圣继绝学。 然后,他也 就那么 自律 下去 ,最终 成就一番 靠近 圣人标准的功业。
这算是一种“取法乎上”, 早立大志! 类似于早早写下自己的 “使命愿 景” 。
不过更有趣的,还是在阅读体验中逐步感受到“传统国学”的一些精华之处。也正是这些精华,让曾国藩这类传统文人,有志于“入圣”,以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为支持,一步步坚持下来。
正如研究曾国藩的著名学者张宏杰所说:
对于中国这个文化体来说,曾国藩的更大意义是他展现的“中国式力量”。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
写这篇文章,也是我自己小小收获的一些延展。
引用文献:
1.《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3.《曾国藩传》.张宏杰;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百闻不如怡见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3
-已有3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