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相关黑话,再不知道就太晚了!

宋星的数字观 宋星的数字观

1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2

【摘要】:用谁都看得懂的有趣大白话,讲讲ChatGPT中的诸多重要概念!

本来准备一篇文章搞定的,发现能讲的还挺多的。所以,先写这一篇,后面再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

请放心,这篇文章不是ChatGPT 生成的。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的。

ChatGPT 一下子火起来。不过,对于还没有认真研究这个领域的做数字营销的朋友而言,很多术语扑面而来,理解起来太费劲。

毕竟,我们做数字营销,是ChatGPT 等AIGC技术的应用者,但不是开发者。可是,如果不了解重要概念,在应用时候就会难以真正理解背后的原理,就会被具体的功能牵着鼻子走,而难以有创新。

所以,下面这些“黑话”,以及背后的逻辑,我们有必要知道。

GPT

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缩写,目的是为了使用深度学习生成人类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

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模型有多种,GPT只是其中的一种。另一种很著名的模型是BERT 模型(后面会讲)。

GPT也不只是用在跟你“聊天”上的ChatGPT ,它还有更底层作为基座的InstructGPT 。

目前我们讨论的GPT一般指的是GPT-3以及它的升级版GPT-3.5,但GPT目前已经到了第四版,也就是GPT-4 。

GPT-3 是由人工智能公司OpenAl 训练与开发,该模型设计基于谷歌开发的变换语言模型(Transformer 模型,后面会提到)。OpenAI 于 2020 年 5 月发表了GPT-3 的论文,微软在 2020 年 9 月 22 日宣布取得了GPT-3 的独家授权。

所以,现在大家都说,微软赢麻了,谷歌慌得了,就是因为ChatGPT 微软的“势力范围”。

毕竟,如果所有人都找ChatGPT 问问题,而不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谷歌的广告业务不就芭比Q了吗?

但,迟早人们可以用自然语言跟机器对话得到问题的答案。搜索引擎作为信息入口的功能,肯定会被既能直接提供答案,又能作为信息入口的GPT等新方式所取代。

生成式AI 和判别式AI

生成式AI ,就是帮你做东西的AI。判别式AI ,就是机器能够帮助辨别东西的AI,也叫决策式AI 。

比如,ChatGPT,在你提问之后说话给你巴拉巴拉一大堆,这就是生成式AI。你让一个作图AI,按照你提的要求做个画,这也是生成式AI。

生成式AI 为啥火,因为它能够直接响应人,直接跟人交流,这是人们最期待的AI 方式。就跟《星际穿越》里面的TARS 机器人一样。

判别式AI ,也挺重要的,典型的就是让机器具有像人一样的认识能力。比如,人工视觉、听音识曲、自动感知后自动判别然后再自动决策等。我们数字营销行业的营销自动化(MA ),就很可以利用上判别式AI 。比如,自主判别某个用户是否属于高机会型潜在客户,然后自动为他提供相应的商业信息或营销诱饵。

生成式AI 和判别式AI 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它们是机器智能的两个必备能力。就如同人,既要有判断力,也要有创造力。既能有决定做不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也要有能够把事情做出来的能力。两种AI 就是对应的人的这两种能力。

语料

语言的材料。这个词并不是在ChatGPT 等自然语言AI产生之后才产生的。例如,我们学习一门外语,也需要语料。毕竟,没有人天生就懂一门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语言。

我时常在想,当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英语的时候,是谁这么聪明,能第一个学会英语呢?肯定是一个“中外混血儿”,他的妈妈是老外,爸爸是中国人吧!

但事实上,并不需要这样,据说最早学会外语的中国人是学者,或者应该说,最早学会中文的外国人是学者(南怀仁、汤若望这些),然后他们又教会中国人学会外语。他们怎么学会的?就是基于生活在中国(或者外国),而拥有了丰富的语料资源。

语料的英语是Corpus,字典上的解释是:一套书面文本,特别是某一特定作者的全部作品或某一特定主题的写作。

在ChatGPT 等模型中,语料被分解为Token 和各种向量关系,通过预训练的方式,人们基于这些Token 和向量关系,建立起各种参数和模型,成为可被机器“消化、吸收”的原始学习素材。

所以,语料是ChatGPT的原材料,没有语料,就没有ChatGPT。

我这篇文章,未来就有很大可能成为某些自然语言人工智能模型的语料。

Token

Token 是语言模型用于处理和生成文本的文本单位。我们通常认为,一个单词就是一个Token,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比如OpenAI 算两个token,分别是open和ai,再比如ChatGPT是chat 、g、p 和t 这四个token。

Token对ChatGPT至关重要,是ChatGPT理解和生成语言的最基本元素。

在用户输入一段话后,它使用一个分词算法将每个输入的单词拆分成token 。例如,“Hello world!”将被拆分为3个 token :[“Hello”,“world”,“!”]。“I’m happy 😊”将被拆分为5个token:[“I”, “'”, “m”, “happy”, “😊”]。

简单讲,ChatGPT通过预先训练(预训练是无监督学习的方式,关于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我们后面介绍)生成了一个token 列表和不同token 之间的关系参数(后面也会介绍参数是什么),这些参数的数量极为庞大(以千亿甚至万亿计)。之后,则通过监督学习不断优化这些token 和参数。最终,能够让机器自主找到不同的语境下最合适的token 和参数,从而以最合适地方式把token 组合起来,形成人能够读懂的、合理的表达。

当然,这个过程很复杂,要用到近几年才出现的“Transformer ”模型,这个模型推动了ChatGPT的成功。

参数

参数这个东西,是人工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人工智能得以实现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理解参数是什么,并不困难。首先,你需要理解,人工智能本质上仍然是“输入 - 计算 - 输出”的经典计算机模式。这个模式,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改变的(或者更准确说,应该是进化的),主要是机器计算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了。

那么,机器怎么能够越来越强大到,自己能够做出“充满智能”的计算,而不需要人去干预呢?

这就是参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你可以这么简单地去理解参数:

在人工智能下,计算,不再是人去直接写算式,而是让机器去自主地调节“计算公式”。这个“公式”,随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度的升高,里面包含的变量和常量就会越来越多。每个常量或者变量所占有的权重不一样,对它们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后输出的结果也就会非常不同。机器要做的事情,就是基于它输出的这些结果的正确与否(结果正确与否,通常是人告诉机器的,但在一些应用中,也可以不需要人),来调整这些权重,直到每一次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正确或接近正确的。

这些权重,实际上,就是参数。

除了权重之外,还有支持向量机中的支持向量,以及线性回归或者逻辑回归中的系数,也都是参数。支持向量和回归是什么,就不再多做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查一下度娘,内容很多。

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训练,不断让机器学会自主调整这些参数。

据说GPT-3有1750亿个参数。不过,据说,参数也不是越多越好。这些,我们就不深究了。

LM

(大模型,Large Model )

现在另一个非常火的概念是大模型。

我先讲讲模型。

模型,就是我们在前面讲“参数”的时候,所提到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语境)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公式里面有可被不断动态调整的参数。当然,公式本身也是可调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以简单地人为,参数和公式,就组成了模型。基于不断增加的学习材料(比如语料和token ),以及不断告诉机器它所做出的结果的正确与否,机器就能不断迭代和优化参数和公式。这个过程也就是模型不断被训练的过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等这些技术,背后都离不开模型。模型的好坏,一方面由最初算法的好坏决定,另一方面,也由学习训练过程的好坏决定。

我们把语料转成token ,目的也就是让机器能够基于这些素材,建立模型,并不断优化。

那么,什么是大模型呢?

其实,当你看了我前面讲的“参数”是指什么,大模型也就很容易理解,就是那些拥有很多参数的模型

ChatGPT目前千亿级别的量级的参数,肯定是大模型。

国内的大厂,也都在做大模型,也是至少百亿级别量级的参数。它们的大模型也不是都跟ChatGPT一样只是用在自然语言上,更多的,是应用在了广告投放或者内容推荐上。当然,也可用在更广泛的领域。

LLM大语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

了解了大模型,就很容易理解LLM (大语言模型)了。

大模型中,专门用来理解、处理、生成自然语言的模型,就是大语言模型。

大语言模型的大,主要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参数量特别大。而参数量大,又必须以语料库和token 数量大为基础。

前面也有提到,ChatGPT和BERT都是典型的大语言模型。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大语言模型出现。

现在看来,ChatGPT占得了先机,因为它更适合生成式任务。

谷歌的BERT(据说百度也是用的类似于BERT的模型)的原理是采用遮挡方法,就是把一句话的上下文遮挡住,然后让机器去“猜测”被遮挡的部分是什么,然后不断对猜测的结果进行反馈,以训练机器理解语言的能力。这种方式,让BERT更加适合于判别式任务。

举个例子,给BERT 一段文本和一个问题,让它在这个文本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判断这个文本的情绪倾向是更积极还是更消极。这些事情,BERT 很擅长。

不过,ChatGPT不是这么干的,它直接模仿人类从左到右的阅读,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训练模型。所谓“单向”,就是从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出发,去预测它后面应该接上什么话。所以,这就创造了我们今天跟ChatGPT对话的模式(常常看到它一本正经地“骗人”和胡说八道)。

另外,ChatGPT也好,还是BERT也好,都是基于我们前面几次提到的“Transformer 模型”。这个模型是目前最热的一个自然语言机器学习模型,利用了被称为“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 )”的方法。这个模型对不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朋友来说,理解起来不是很简单,我就不多介绍了。你需要知道的是,为什么现在机器理解语言的速度变快了,背后就是这个模型的功劳,它可以让机器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速度。

Prompt和Prompt Engineering

Prompt的意思是提示。

Prompt Engineering的意思是提示工程。

有人说,这就是魔法师的“念咒”:对机器念咒,就输出给你你想要的东西。对,差不多。

Prompt 这个词在计算机科学中出现的很早,类似于你给机器下达的指令,但这个指令又不是程序命令,而更偏向于人类的自然语言。今天,在生成式AI 中,prompt 其实就是给机器提要求。它是自然语言的要求,不过最好能够精炼、言简意赅,并且清除表示你想要什么。

不过,任何提问,哪怕是对着人提问,把问题描述清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指针,就是这个人的提问,是不是更高水平的。

对机器的提问或者指示,也需要有更高的水平,机器才能更好理解,并最终能够按照你的需要给你做出输出。

所以,如何提出更好的prompt 是要学习的。有点类似于,你要学会如何跟机器说话。有些人在淘宝上贩卖现成的prompts ,已经成为了一个商机。

Prompt engineering则是把给机器下达指令作为一个严肃的工程技术来进行研究。它所做的事情,不仅是让我们的指令更合理,更能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回答。更是帮助挖掘人工智能的极限,以及找到人工智能的缺陷。

Prompt engineering有很多的方法,比如few-shot 方法、zero-shot 方法、CoT 方法等。我在后面介绍。

待续……

哎呀,发现稍微一写就三四千字了。看来一篇文章讲不完。我后面再开新文章继续讲吧。比如SFT模型、LangChain 、多模态、还有一些GPT 领域的重要应用工具,MidJourney什么的,还有让你能用生成式AI的一些界面,比如Discord 之类的东西。另外还有一些需要了解一下的基本技术原理什么的,再加上刚刚提到的一些promopt engineering 的方法,后面再开个续篇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宋星的数字观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宋星的数字观

宋星的数字观

微信公众账号:宋星的数字观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