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条品牌真相:品牌是定位不了的,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HBG品牌研究院 HBG品牌研究院

2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2

【摘要】:到底要不要做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

许多创始人在实战中都很纠结:

  • 到底要不要做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

  • 到底开发产品时候要不要聚焦细分市场?

  • 如何找蓝海市场机会?如何定位用户?

  • 如何去洞察用户需求,并且基于用户需求去做好产品定位?

然而战略听起来很诱人,但实战落地的时候,内部团队往往会懵逼,不知道该如何落地,到底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用户?假如标准都不知道,再完美的道理都无法落地。

围绕实战当中,创始人和操盘手常常遇到的品牌问题、产品问题,这里分享过去【HBG年度私教课】的部分精华内容,获取更多课程内容,文末联系HBG校友会负责人可可。

1

品牌是定位不了的,也不是我们品牌方能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品牌=用户心智,只有用户认我们才是品牌,用户不认,就不是。品牌定位是结果,往往是我们基于用户价值自然而然产生的某种结果,且这个结果并不代表全部。品牌真正要做的也不是定位,而是首先要做好用户价值。如果用户不认的话,我们做的所有定位战略和内部工作,都是错的。

2

品牌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要把品牌资产体系说清楚,尤其最核心的是搞清楚品牌价值承诺。因为要搞清楚你的品牌到底能提供什么样的用户价值承诺,所以你需要先想清楚用户需要什么,咱能做什么——这两个事情只要卡住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你做不了,很多事情也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那么,品牌就自然而然的定位了、聚焦了。所以,定位不是你战略选择的起点,而是用户价值承诺。

3

做品牌,真正要定的,不是位置,而是用户价值。太多人的眼睛只注视着竞争对手或者资本或者媒体PR报道、只注视着品牌定位,却很少关注可怜的用户到底还有哪些真实需求,忽略用户需求,沉浸于自己的品牌幻想与定位战略当中,会让我们陷入巨大的品牌陷阱当中而不自知。

4

品牌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大渗透,才能建立与保持自己在顾客心智中的显著性,以及建立与保持自己在顾客购买场景中的便利性。

5

品类记忆线索是顾客连接品牌的途径。品类记忆线索越多,品牌的连接途径越多,品牌能够脱颖而出的机会越多。这些品类记忆线索像网点一样分布在顾客脑海中,品类记忆线索是建立品牌心智显著性的认知渠道。

6

从品牌到用户心智,是一条漫长、波折、不断被遗忘的路径。

7

如果没有提前筛选赛道,就盲目开始研究用户,会陷入“空泛”的洞察、纸上谈兵、匠气十足、毫无逻辑、个人主观、感性判断的洞察!浪费时间、方向错误、内部争吵。

8

在创立品牌之初,就要建立品牌价值金字塔,在品牌增长过程中,需要随时迭代品牌价值金字塔,金字塔并非一成必变,需契合不同时代、不同国家。

9

塑造品牌独特性资产体系=品牌部门的基本工作,是各个部门、各项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品牌市场部门最核心工作之一。

10

脱离了生意的本质、脱离了品牌的本质、脱离了产品的本质,虚化的谈品牌价值品牌精神——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谬误。

11

一定要非常清晰一个执行层面的底层逻辑——在所有品牌和产品营销当中,不存在完美的内容和好内容,只存在对的内容。什么叫对的内容?就是人货场匹配的内容才是真真正正对的内容。

12

内部团队能力体系建设重于一切。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到最后,从外在的业务结果层面来看,是品牌增长与品牌心智,但从内在支撑要素来看,是团队内部能力体系足够优秀才能支撑企业往前。

13

有了体系流程之后就可以不断的复制新的人才,也不再依赖个体人才,对于团队成员而言也相应减轻了再次进行知识传输的工作量,让内部团队也减负。

14

业务复盘有两大维度,一看成果,二看流程。不能只看流程不看结果,这样就容易让团队内部的人只对中间指标负责任,但不对业务成果负责任往往会出现——大家很辛苦努力的干活加班,但实际上没有产出。

15

当下的时代变化非常快,企业已经过了只拼销量GMV的阶段了,创始人们都都开始意识到“慢慢来,比较快”。某种程度上是好事情,能促使我们创始人挪出精力重新复盘我们的内部能力体系,许多团队的基础工作和基础流程SOP体系是非常需要优化的,只是以前大家太忙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系统培养内部团队,耽误了一些时间。

16

品牌要抓用户,就要回到用户的底层逻辑去做工作。当然底层逻辑不是每一个创始人都喜欢听的,也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理解,以及愿意去花时间去深度研究的。太多人还是了解一些流量的打法,表面的一些噱头并不愿意去了解底层逻辑,因为底层逻辑太费脑子了,而且太费时间了,也觉得是不能立即带来效果的。其实恰恰相反的,真正能把生意做好、把企业做好的都是非常洞察人性。所谓洞察人性就是洞察用户,所以我们要去了解用户的底层逻辑。

17

凡是由底层逻辑的创始人都会痛心地意识到洞察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的生意第一桶金,往往都源于自己洞察了别人不太了解的机会;而他们生意的踩坑也往往源于自己没有洞察到别人已洞察到的机会,所以实践出真知,往往没有实践的人就会不相信用户洞察,而经历过实践的都会相信用户洞察的力量。

18

品牌快速增长,往往是“指数级”的。现实当中经常会看到,品牌从0到千万再到1亿,相对比较漫长,但从1亿到10亿就速度极快。前者是“等差增长”,而后者是“指数增长”。

19

品牌不同阶段虽然战术层面不太相同,但战略本质都是相同的——大渗透。所以,投资人经常会挂在嘴边的“流量红利”、“渠道红利”,其实本质上还是关注品牌的营销大渗透。

20

当品牌迈入增长的快车道时,可能看似什么都没有做,也能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这就是规模带来的高势能优势,这就是达到“增长界值”之后的高效率体现,它会给予品牌一定的增长舒适期。

21

品牌增长到一定阶段,又会遇到边际效用递减,原因往往只有一个,也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根本功课——品牌力不足。在整个品牌的生命周期当中,也只有在这个阶段,品牌力才变得无比重要。

22

能够持续增长的品牌,必然是做到了从产品、到营销、再到渠道、最后供应链、甚至包括人才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面面俱到,才能高墙稳筑。

23

很多已经上10亿、甚至50亿、上百亿的传统老品牌们,不仅面临来自新锐品牌的“外部挑战”,还要面对自己内部人才不断流失、内部很难灵活调整、以匹配新时代快节奏变化的“内部挑战”。

24

越是成熟品牌,越要持续不断的尽其所能的投入,千万不要想当然的中断投入。

25

今年可以算“品牌”最受重视的一年,大批的消费品品牌,纷纷开始计划下海,过去凭借优秀的站内运营和供应链能力做到10亿+的企业非常多,谁能够抢到机遇,谁又能够抓紧机遇,不在于一时一地之胜,而在于谁能够持久的拥有品牌的竞争优势。

26

很多产品和品牌不是设计的不好看或者不高级,而是在于产品与它售卖的场景以及营销内容之间不匹配,导致用户场景需求不匹配,最终货就卖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就要调整“品”,要么就是要调整“场”,总之要竭力做到人货场的极致匹配。假如我们的产品不是基于人货场极致匹配的产品,那么即便产品本身做得再美再高端也依然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产品就不是好产品,更不可能是对的产品。

27

品牌价值承诺和产品之间的匹配是相对的,不是说必须要做一个高级的产品才叫匹配品牌价值承诺,而是指说多少、做多少、做多少、说多少,不要用力过猛的夸大宣传、更不要背离产品去说品牌价值。

28

新品开发到底是放在新品牌vs.老品牌,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

  • 取决于新产品与老品牌品类的相关度

  • 取决于渠道的复用度

  • 取决于现有资源能否支持

29

许多创新者虽然是自己一开始进行创新,但往往受限于大渗透的水平跟不上,导致竞争对手通过抄袭模仿加上大渗透,反而比创新者更早一步捷足先登,占据消费者心智。这是商业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这就是创新者必须要准备好付出的代价,假如自己没有足够的大渗透水平能力支撑,就要谨慎成为创新者。或者可以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资金团队等背景支撑,再开始进行创新,也许更为现实。

30

集团内部不同品牌之间肯定会存在相互竞争,但这不是关键问题,如果集团内部相互竞争的收益大于相互竞争的坏处,那么就可以继续。如果相互竞争的坏处大于收益,那么就要采取手段改变这个局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HBG品牌研究院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HBG品牌研究院

HBG品牌研究院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