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道歉,伪日系营销不灵了
广告圈头条 2年前
【摘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大家好,这里是头条哥。
前不久,零售品牌名创优品的西班牙Instagram账号上发布了一则“公主系列公仔盲盒”的帖文,文中旗袍公仔被描述为“日本艺伎”。魔幻的是,这次居然是外国人在评论区纠正中国品牌名创优品的错误描述。
事情冲上热搜后,名创优品官方反应速度很快,删帖后马上出了致歉声明,称是西班牙运营团队的错误行为。
虽然确实存在着西班牙运营团队出错的可能,但这次事件也让大家发现,国内的名创优品在去日本化的同时,在国外仍然走着冒充日本品牌的老路:
还有更为离谱的内部试题:
在网友陆续爆料中,靠国人对海外店铺存在的信息差伪装日本品牌的名创优品,反而没有了回应。
名创优品,“伪日系”营销鼻祖
名创优品的发家史,可以说是一部“冒名营销史”。
名创优品的前身为哎呀呀,这个2005年由叶国富创立的饰品品牌,采用10元店的模式,主打女性高频复购的小饰品,用6年在全国开了3000家店。
哎呀呀时代的叶国富,就已经开始探索伪装洋品牌的营销方式。当韩国文化在中国流行时,哎呀呀敏锐地找到了“风口”,将一些哎呀呀线下店打造成了“哎呀哎呀生活馆”。
新的logo去掉了中文,用汉语拼音和韩文方式组合,暗示消费者自己的韩国属性。
同时哎呀呀还大量购买媒体通稿,宣传自己“与韩国BBP株式会社联合”“2015年进驻中国”。
起源于中国的零售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10多年后宣布 “进驻中国” ,不给执掌哎呀呀的叶国富一个“营销鬼才”的称号,头条哥都觉得对不起他。
2005年,无印良品进入上海,主要瞄准中产阶级消费者,通过其简约的设计与产品迅速在中国市场打开了局面。
叶国富当然也嗅到了无印良品热潮中的商机,在2013年创立了名创优品,在logo设计、店面陈设等等方面都学习了优衣库、无印良品, 甚至还借鉴了无印良品的国籍——日本。
名创优品 虚构一位名叫三宅顺也的日本设计师为其联合创始人 ,声称该设计师是山本耀司校友,但互联网上根本查不到这位设计师的任何履历和作品。
日本设计师有了,日本总部地址有相应的安排。名创优品曾经在商品包装上写着“名创优品全名为株式会社名创优品产业,位于日本东京都中央银座3-10-7”, 实际地址上根本没有这家公司。
名创优品还声称自己的英文名“Minisomini”代表日本的“minimarts”。但日语却没有minimarts的相关表述,日本的便利店通常只被称为コンビニ(convenience store)。
但中国的名创优品与日本的无印良品还是有一点不同的,即 市场定位 , 名创优品仍然沿用了哎呀呀的市场定位,用10元店模式,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同时名创优品 利用自己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伪装日本品牌,加上当时消费者对日系品牌的信任,迅速建立起了品牌形象 , 在下沉市场迅速打开了局面。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创优品在全球已经开设了5000多家门店。
利用“伪日系”做营销的品牌们
有了成功案例摆在眼前,新消费品牌也纷纷效仿名创优品,开始了“伪日系”营销。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元气森林,在包装上直接用日本文字“気”代替中文“气”,并在视觉上极力突出日本文字。
甚至在瓶身上还特地标了“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气森林监制”,但实际上只是 元气森林自己在日本注册的公司,自己监督自己。
至于说“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从logo到包装,用的是“奈雪の茶”,无论是平假名“の”,还是英文名Nayuki,日本风都很明显。
还有北海道小圆饼 ,包装文字大部分采用日文,结果鉴定是纯纯的中国企业。
不过,相较于名创优品的低价策略,这些新消费品则后来居上, 靠着“伪日系”营销将产品卖出了更高的价格,同时也很快拉开了与同类竞品之间的差距。
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本土品牌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市场的新宠。
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逐渐 破除了对海外品牌的盲目崇拜 ,能够更多地发现身边的国货品牌。数次捐款的鸿星尔克,多年不涨价的蜂花都火出了圈, 国潮 成为了消费市场的关键词,各类消费品牌纷纷开始布局国潮。
对比红火热闹的国货市场,“伪日系”品牌却显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面。在社交媒体上逐渐失去拥趸的品牌们也急于甩开曾经带给自己红利的日本文化元素, 以“洗白”的方式搭上新消费趋势的快车。
2021年,名创优品换掉了线下门店的logo,新的logo用“名创优品”四个中国汉字取代了曾经的日文。
想要做 可乐的元气森林,也早早去掉了包装上 的“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気森林”。
奈雪的茶也通过与故宫食品、李宁合作等的合作,开始向国潮靠拢。
而名创优品虽然在国内迎合新国货的热潮,在国外却还在冒充日本品牌,卖力宣传着日本文化 。 从这个角度看,名创优品可能是最分裂的一个品牌了。
互联网也是有记忆的,名创优品负面信息高挂热搜,只能说是多年“伪日系”营销种下的恶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我们可以也能看到许多中国出海品牌有着充分文化自信, 不用假借所谓的强势文化进行品牌塑造。
中国品牌的发展道路是什么,头条哥不敢断言, 但可以肯定 绝不会是靠假托其他国家文化而发展的道路。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圈头条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