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觉醒:“眯眯眼”和“教材丑插画”背后,是中国品牌伟大的契机
2年前
收藏 0
1
【摘要】:模因觉醒逐渐替代服从文化,成为思想的主流
1无处不在的服从文化
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狗狗经常会翻过身,通过露出腹部来讨好你。
这是一种服从本能,在高级群体动物中非常普遍。
小时候在农村,经常看到狗打架,打输了的,也是露出腹部,表示服了。打赢了的绝不会”宜将剩勇追穷寇“,借机扑上去狠咬,而是得意的走开,哪怕自己受伤更严重。
普通的狼遇到头狼,也会通过夹起尾巴,或者露出脖子、肚子等脆弱部位,表示顺从。更聪明点的,像大猩猩,会给首领梳理毛发和捉虱子,以此来讨好”老大“。
人类这种社会结构更复杂、思想更复杂的高等动物,不光有这种服从本能,还发展出了极为复杂的服从文化。
我们面对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会不由自主表现得弱势。
我们喜欢模仿大人物和英雄人物。权威说出来的话,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选择采信。
酒桌上的那点事,不用说都明白,就是一场”服从测试“嘛。
小到个人、家庭,中到一个组织,大到整个社会,服从文化贯穿和渗透到角角落落,哪儿都落不下。
作风优良的军队是凝聚力最强的组织,也是最讲究服从的组织。
冒顿单于“鸣镝弑父”,把服从做到了极致,渗透到每个人骨子里,于是战力爆表。
刘邦当了皇帝,手下的老兄弟们整天对着他喝大酒、吹牛逼,搞得老刘很不爽:老子出生入死“打天下”,现在“打天下”成功了,MD一点快感都没有,恨不得把这帮大老粗都剁了。
叔孙通制定了礼仪,告诉大家,你们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兄弟(跟另外一位刘姓大佬的兄弟一样)。
大臣们从此三拜九叩,规规矩矩,老刘同志爽了,“兄弟”们也保住了脑袋。
企业组织也非常讲究服从文化,老板们都强调“执行力”,说白了就是服从力。
服从文化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毕竟这个社会还是金字塔结构,强势群体少,弱势群体多。
哪怕我们都号称“人人平等”,如果想要合作,就要相互表示服从,或者说叫做妥协。
服从的根源是“慕强”和保全自己的动物本能,但纪律、礼仪、妥协、合作、包容、学习、模仿等,则是基于服从本能发展出来的文化,对文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当一个社会,服从文化过于强大,则会摧毁自信、扼杀创新、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另外还有个小小的副作用:
丑,且不自知。
2服从文化中的“丑且不自知”
人教版数学教材里的“丑插画”,前段时间沸沸扬扬,最后惊动了部委,要深查到底。现在也还没有最终结论。
当时想过写篇文章,但看到网上一片狂热,也就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再来谈谈我认为的社会学原因。
如果没有真凭实据,证明这事是被人恶意操纵的,那它的本质其实跟以前被批倒批臭的“眯眯眼”是一样的。是服从文化的一种反应。
如果没有证据,就不要扯什么阴谋论,什么“意识形态之战”,“毒文化渗透”,“腐蚀从娃娃抓起”,这太TM侮辱智商了。
当然这也绝不是什么审美标准、审美角度的问题,那不光侮辱智商,还当我们瞎。
真正值得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
如此丑出天际的插画,是如何通过出版社三审三查,堂而皇之登上教材的?而如此病态的插画,又是如何在普及度极高的教材里,大摇大摆一待就是十多年的?
答案老苗在第一段已经给出了:服从文化过度的社会,人们往往往“丑,且不自知”。
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宋江,让人恨的牙痒痒,尤其是皇帝面前的那个三拜九叩,鸡皮疙瘩掉一地。
但有资料说,李老师是正经学了以前见皇帝的下跪礼仪的,完全尊重史实,纵观所有影视作品,只有李老师跪对了,别人都跪错了。
只有跪到屁眼冲天,才是对的。
这很丑是吧?也未必。
至少当时的人看来,不光不丑,还美得很,能够有资格磕这样的头,是无比的荣耀,你普通老百姓还没这机会。
宋江拎着脑袋造反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能够磕上这货真价实、足斤足两的头吗?
这是服从文化过度的“丑,且不自知”。
从眯眯眼到鬼模特,再到现在丑出天际的教科书。这种把丑陋当个性,把恶趣味当时尚的事,总是屡屡发生。就是一种服从文化过度的自然现象。
服从谁?当然是强势的文化。通常来自经济、科技、文化更发达的国家,来自我们学习的对象,以前是苏联,后来是欧美,甚至是日韩。
为什么明明是中国品牌,一定要起个“假洋鬼子”名称?为啥漫威就是潮流,而孙悟空就很土气?
教科书的插画远不是重灾区,影视文艺作品、音乐、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更是充斥着对强势文化的模仿、崇拜和顺从,并以此为圭臬。
当一个文明看到另一个文明更加强大的时候,人们就会不由自主露出肚皮,显示自己的顺从。
这里没有贬义,更没有批判的意思,因为这是人性必然,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十年前,我们睁开眼看外面的世界,发现了自己的全方位落后。我们一方面奋起直追,一方面自觉不自觉的让服从文化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叶茂中先生说:当我们觉得可乐不好喝,打心底是不敢承认的,而是觉得我们自己的口味“不国际”。
每个人都笼罩在服从文化之中,而艺术从业者们,也是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成长,反过来强化了服从文化的流行。
一方面,服从文化让我们变得务实、正视差距、激发我们学习和赶超的欲望,为我们这些年经济腾飞、文化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服从文化让我们习惯于仰视强势文化,习惯于被定义,习惯于没有话语权。
对于各种“冲着天的屁股”,我们一直视而不见。
说个小插曲,批判教材“丑插画”的人里,很多人有怀旧情节,他们觉得以前课本里浓眉大眼、人人斗志昂扬的人物插画是最美的。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那也是服从文化的产物。以前我们崇拜的是苏联文化,那是一种前苏联式美学风格,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要素。
3模因觉醒
讲“服从文化”是个引子,是为了引出咱们今天最重要的问题:
眯眯眼也好,丑插画也好,为啥这么丑的东西相安无事几十年,这几年却开始爆了?不光爆了,人们还深恶痛绝,纷纷口诛笔伐?这又是一种什么文化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对我们企业是风险还是机遇?如何把握和规避?
我本来想用“文化觉醒”之类的概念来解释,但觉得不够精准。
一位大牛设计师朋友——四喜设计的倪飞兄弟说了一个概念,一下醍醐灌顶,把我击中,这个词叫:
“模因觉醒”。
这是一个既深刻又精准的概念,意义深远,逼格也高。但需要解释一下:
模因的概念来自进化心理学名著——《自私的基因》。
作者认为:人是基因驱动的生物,基因的本能力量就是不断复制自己,我们人类几乎所有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让自己的基因不停复制下去。
从这个角度讲,人类跟病毒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基因的载体,基因的奴隶,只不过采用了完全相反的复制路径。
唯一可以跟基因掰一掰手腕,跟基因一样具有无比巨大影响力的是“模因”。这是人类和其它生物根本的不同。
基因是DNA片段,而模因是思想片段。模因跟基因一样,具有疯狂复制的本能冲动。
一个人有个与众不同得想法,他就非常想把这个想法复制到别人脑子里,所以说“人之患好为人师”。
那些看起来,不追求动物本能,“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不是被基因控制了,而被模因控制了。
所以圣人的最高标准是“立言”,让自己的“模因”千秋万代。
由模因组成的思想,一旦变得绝对,比如成了一种宗教、一种文明、一种信仰,那么不同模因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人类历史的战争,早期都是掠夺侵略,是基因战争。后期都是宗教冲突、文明冲突,是模因战争。即便是侵略,独裁者也会给人们种上各种思想“模因”,比如纳粹,比如大东亚共荣圈。
我们经常说,人跟人的差距比人跟猪都大。
因为人跟猪的基因百分之九十多是一样的,但人跟人之间的模因,可能相似度只有0。
所谓模因觉醒,就是一个社会中,人们集体开始对自己的民族、国家、文化等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
就是当我们整个社会笼罩在服从文化中时,突然有人意识到:
“哎,好像不对啊?”
“我好像应该跟你们不一样啊?我们应该有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信仰啊?”“貌似我们的文化基因更加优秀啊?”
然后,很多人共鸣,形成一场舆论运动。
“我怎么稀里糊涂跟着你们走了,开始接受你们的思想,被你们同化了?”
“你是不是试图在给我们洗脑?”
“我们有些人怎么对你们那么崇拜?他们是不是异教徒?是不是汉奸?是不是1450?是不是行走的50万?”
“你看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我们文艺,那是多么的星光璀璨,浩瀚如烟”。
回到这次丑插画事件,要是还在以前服从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这都不叫事儿。
网传,2014年就有教师反映过这个插画不对头,但没人当回事。那么多次的审校都没发现,何况一两次小小的反映,后来这些教材,还获奖了呢。
但在模因觉醒的今天,一旦有人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文化入侵”,是“从娃娃抓起的审美渗透”,是“西方对我们的意识渗透”,是“毒害下一代的大毒草”,我们的神经就会被一下调动起来。
接下来,就会是全网的大讨论。再结合之前的眯眯眼、丑模特、丑服装之类的事件,很容易变成一场模因斗争。
这次事件,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模因觉醒”的标志事件。
模因觉醒和服从文化一样,都是中性的,都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产物,都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如果说服从文化代表的是融合,接受别人的模因,那么模因觉醒代表的就是对抗,拒绝别人的模因。
服从文化让人们更加谦恭、更加包容,更容易接纳外来事物,模因觉醒则让我们更加自信、产生更多归属感,有更强的凝聚力。
但过于的“服从”,会使得民族认同降低,社会割裂,甚至表现为爱国主义的淡漠。
而过于强的模因对抗,则会让我们缺乏包容性,阴谋论大行其道,民众情绪热烈而不稳定,甚至产生排外情绪和拿着U型锁的流氓。
处在服从文化中的民众,更像一个儿童,看到成人的强大,去学习、去模仿、去搞怪、去天马行空的想象,也缺乏警惕之心。
而处在模因觉醒中的民众,更像一个青春期青少年,追求自我意识,独立,叛逆和冲动。
近些年,模因觉醒逐渐替代服从文化,成为思想的主流。
一方面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我们国际地位的提高,觉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增强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制度自信的主流媒体宣传,也为“模因觉醒”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除了红楼梦就是围棋,这都是有意识的触发和引导模因觉醒。
这两年的疫情防控,整齐划一的步调和卓有成效的防疫效果(今年有些挑战),是模因觉醒的催化剂。尤其是2020和2021这两年,很多人在防控中感受到了制度优越性,文化优越性,从而自豪感爆棚。
4模因觉醒是诞生伟大品牌的唯一机会
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伟大的品牌?
这堪称中国企业界的“李约瑟之问”,很多人把它归为中国企业的短视,中国消费者贪图蝇头小利,经常因此痛心疾首,怒其不争。
老苗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企业品牌要成功,必须依赖现代国家品牌。近些年不光中国没有产生伟大品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产生伟大品牌,美国日本欧洲,最近这些年也没有产生伟大品牌(除了科技品牌)。
我们看美日的强势消费品品牌,一般都有七八十年和上百年的历史了。而欧洲,近百年来,就几乎没有像样的消费品牌出现,很多品牌历史都要追溯到法国大革命之后了。
伟大品牌是模因觉醒的产物。
一百二十年前,已经是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仍然是欧洲人眼里的土鳖,也就没有像样的品牌。直到一战尤其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美国文化也成了全球最强势的文化,美国品牌才开始如星河般璀璨。
1905年,打赢了日俄战争的日本,扭转了黄种人无法战胜白种人的刻板印象,震惊了世界,日本民族自信心空前强大,甚至让所有黄种人都为之自豪。近代无数中国仁人志士都去日本学习,探索救亡救国之路。尽管二战战败,但日本的民族自信一直存在,文化自信一直很强,所以日本的消费品品牌历史悠久,诞生的强势品牌很多,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品牌摇篮,甚至影响到了台湾。
而同为发达国家的韩国,由于缺乏文化的历史沉淀,他们的消费品品牌被人们接受,也不过是近十来年的事情。而在品牌崛起前,韩国发生了跟中国争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韩国文化哺育黄河文明”等一系列魔幻操作,让中国网友嘲讽他们是“宇宙第一强国”,而这背后也是文化的“模因觉醒”,历史发展中的必然而已。随着自信的回归,韩国人的奇葩操作也就少多了。
欧洲的品牌历史最为悠久,我们去看它们著名的消费品品牌,大都诞生在法国大革命到一战之前。因为现代意义的“国家”和“民族”概念,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欧洲国家,最早出现“模因觉醒”。欧洲也就最早成批量的诞生了许多强大品牌。
而过了这个时间,不管是欧、美、日,都极少产生伟大的强势品牌。
而东南亚、前苏联等国家,由于缺乏文化自我认同或相对封闭,虽然制造业发达,但都缺乏诞生伟大品牌的土壤,所以大企业有不少,强品牌却十分罕见。
品牌就像韭菜一样,是一堆一堆生长在一起的。
具体来说,品牌都扎堆诞生在模因觉醒年代。因为这是建立品牌,进入顾客心智最容易的时机。早了成本过高,消费者不接受,不认同,晚了则竞争激烈,心智被占领,难以改变。
5"模因觉醒",中国企业必须要抓的大趋势
中国的“模因觉醒”年代刚刚到来。
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社会,人们认为“出口转内销”的品质更好,进口的产品更有保障,国内生产的产品打上一个国际品牌的勾,我们能接受它几倍的价格,本国的产品又土又low,只配做低端制造,这样的土壤如何生长出伟大品牌?
著名营销专家刘春雄老师说,中国过去企业繁荣但品牌却不争气,只是时候还没到。
而这个“时候”,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民族自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模因觉醒”自然而然就到来了。
对于各种“冲着天的屁股”,我们一直视而不见。
三个重要名词:
时尚、趋势和大趋势。
对于时尚,我们要充满警惕,因为这里面风险远远大于机会。
对于趋势,我们要深刻洞察,掌握其发展规律,通过预测性和确定性,把握市场机会。
对于大趋势,我们更要有定力,有大局观,因为它影响更深远,形成周期也更长。
我们看到,头些年眯眯眼被人追捧,成为了当时的时尚,其背后的大趋势是文化服从。
而现在,人们开始反感那些对中国人有意或无意的“丑化”,反文化渗透,追求文化独立、自信成了现在的时尚,其背后的大趋势则是“模因觉醒”。
模因觉醒是大趋势,是中国品牌发展的最大时代机会。
过去我们的实体企业,只有制造机会,没有品牌机会。那是属于产品的年代、渠道的年代。
而模因觉醒则标志着,实体企业开始进入品牌年代。
科技是硬实力,它支撑着制造,输出的是优质产品。文化是软实力,它支撑着认知,输出的是强势品牌。
企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十多年来,见过很多老板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品牌,做一个可口可乐、苹果那样的国际大品牌:若干年后,哪怕自己生产的产品早就更新换代了,只要那份品牌精神不灭,企业就可以基业长青。
但都没有成功。
处在物质短缺和文化服从的中国,没有产生强势品牌的土壤。那时候,你的所谓“品牌工作”,也就是能够做些软性和硬性的广告,想点有噱头的创意而已。
科特勒老爷子说:品牌是营销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我们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改开,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二十多年来的入世和十多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终于迎来了模因觉醒的大时代。
这是每个实体企业的伟大机遇,它代表着哪怕再小的企业甚至是个人,都能够在模因觉醒的年代进行品牌塑造,能够成为文化觉醒中的一个音符。
80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是物质匮乏走向丰裕的年代,是中国走向世界变成全球制造工厂的年代,那时候的最大商业机会叫做“实体制造+贸易”。
21世纪的前二十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金融资本助力的时代,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大发展年代,那时候最大的商业机会叫做“平台圈地+资本助力”。
而2020 之后,互联网平台去垄断化,落后实体产能升级和文化模因觉醒成了主旋律,品牌迎来了最大也可能是唯一的大发展阶段。这时候最大的商业机会是“科技创新+文化品牌”。
对于大部分消费品企业来说,真正的革命性科技跃升机会是很少,我们最关键的最具有战略性的事情可能只有一个:
那就是塑造品牌。
如果给这个机会加一个期限,它应该是“三十年”。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老苗撕营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