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30讲之5 | 品牌与用户的生态位宽
2年前
收藏 6
4
【摘要】:万字拆解钟薛高、一念草木中、西贝,兼论品牌思想的三次飞跃
本文为《品牌思维30讲》的第5讲。
品牌30讲是空手我今年重点打造的免费在线直播课。我会用30场直播为你解读品牌的方方面面:
一则为品牌的底层逻辑,品牌与产品、品类、消费者的关系,与增长、企业战略、组织架构的关联;
二则为品牌的构成要素如名称、logo、诉求、形象、故事、IP等如何设计;
三则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如何实施品牌战略的实战打法,包括小微商家/成长型企业/成熟大企业如何塑品牌、toB/toG如何做品牌、年度品牌传播如何实施、品牌资产管理如何规划等。
品牌观念和品牌理论的兴起,第一次飞跃来自于将品牌从产品中剥离出来,强调品牌与产品的不同。品牌源于产品,但高于产品,脱离了产品的限制之后,品牌思想才蓬勃发展起来(其先声来自于1955年,加德纳和列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产品与品牌》一文[1])。
第二次飞跃,来自于将品牌从推广战术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品牌不再是促销、推广的工具手段,而是企业的战略竞争力,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代,戴维.阿克“品牌资产三部曲”及凯文.凯勒《战略品牌管理》的发表)。
第三次飞跃,则是从注重品牌自身向强调品牌-消费者关系转变。过去我们基于品牌自身来定义品牌,现在则是基于品牌-消费者关系来定义品牌(1990时代,关系营销成为新的营销理论范式,“关系”重塑了品牌观念,2001年A.M.莫尼兹发表《品牌社群》论文)。
我曾经给品牌下过一个极简定义——品牌=产品+消费者。
在“产品-消费者”这个坐标轴上,各种品牌理论和观念无非是左倾一点,还是右倾一点的问题。品牌就像一架天平,品牌塑造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来回摇摆,品类则可以视为是天平下方的那个支点。
传统时代的品牌塑造来自于对物的包装。比如给产品包装一个符号、一个商标、一个名字;包装一个卖点,一个定位;包装一种形象,赋予产品以态度、个性、情感,从而让产品产生溢价,赢得用户认同。
数字时代的品牌塑造来自于对人的运营。我们今天常谈的各种概念及营销手段,如场景、社群、交互、粉丝、私域流量、增长黑客,其出发点都是如何与用户形成连接,建立关系。
品牌从产品出发,但是由用户定义。用户形象决定了品牌形象,顾客认知价值决定了品牌价值。理解品牌-消费者关系,更能让我们抓住品牌的本质。
它不仅解决了“如何打造品牌”的问题,因为打造品牌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顾客、实现增长;而品牌社群和用户运营就是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的。
同时,它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品牌”这一基本课题。品牌不只是产品符号化、产品附加值、用户掌握的产品知识及对产品的联想,品牌更是消费者关系。
消费者关系决定你是什么样的品牌,应该如何打造品牌,品牌营销必须从用户生态出发。这就需要我们理解一个生物学概念,生态位。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的功能关系。
我们在中学生物课上,都学过一个概念叫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能否生存下来、种群数量的多寡,一是取决于他们所分布的空间环境,比如土壤、气候、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二是取决于他们所能获取的食物资源以及天敌数量。
前一种叫做空间生态位,强调区域分布,由生物学家J.格林内尔于1917年首创。后一种叫做功能生态位,强调物种与其他物种的营养关系,由C.埃尔顿于1927年补充,用其原话就是生态位代表“生物与其食物和天敌的关系”。
所以,生态位本质上指的是一种生物对空间和食物的竞争关系,代表着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最小阈值,这是影响物种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
如果我们将生态位这一概念引入商业环境。那么它指的就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所占据的市场空间和用户群体。
商业跟生物学是非常相似的。一个品牌在市场上要获取顾客、要应对竞争,正如一种生物要在生态环境中获取食物,应付捕食者和竞争者。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品牌。一个品牌能否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决定品牌的生死存亡,决定品牌的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
如果生态错位,那么对于品牌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今年夏天,“雪糕刺客”成为网络热词,随后钟薛高因为雪糕高温不融化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遭致强烈批评。虽然这一舆论不乏黑公关的影子,钟薛高也是实属无妄之灾,但是公众对于在便利店、小超市一不小心买到高端雪糕,被价格刺伤的不满情绪也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高端雪糕由来已久。2013-2015年我服务过冷饮行业,当时国内各大冷饮巨头都已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如蒙牛的蒂兰圣雪、伊利的意品,区域品牌五丰的拿破仑,单支售价都已达到10元以上,包括联合利华旗下的和路雪也推了高端系列环球珍选。
那时,我的客户也要推高端雪糕,我们团队取了名字、设计了包装、做了品牌策略和推广执行,也在市场上试销过,但是并不成功。因为我们始终无法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消费者会从冰柜里拿10块钱一支的雪糕?
这个问题其他品牌也回答不了,所以当时别看有那么多高端品牌,但是真正成功的只有一个——哈根达斯。而哈根达斯并不是靠便利店、小超市销售的,它的核心渠道是自己的门店。
所以我们一度认为,要把雪糕卖贵就得开门店,现场手工制作冰淇淋。我的客户最终的选择,也是购买了一个美国品牌酷圣石在中国的区域经营权,从而切入高端雪糕市场。而这个品牌和哈根达斯一样,也是做门店生意的。
即使到了2022年的今天,“什么人会从冰柜里拿10块钱一支的雪糕”这个问题还是很难回答,否则也不会出现雪糕刺客这一话题,“去便店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雪糕自由没有了”等频上热搜了。
那么钟薛高是怎么成功的?它核心是瞄准了家庭消费场景,切入家庭仓储式雪糕消费,目标群体以家庭决策者为主,尤其是对品质有高要求、喜欢尝鲜的年轻时尚家庭女性。
为此,钟薛高核心干了两件事:
一是大力发展电商和冷链。
做家庭消费就是消费者在线上下单,雪糕从工厂直接配送到家中冰箱。所以钟薛高大力发展电商,再通过网红形象和内容种草为电商引流。钟薛高现在已经连续三年蝉联618天猫冰品类目第一,今年还拿下了天猫生鲜和京东POP店冰品的类目第一。
因为雪糕需要冷链配送,所以钟薛高在创业之初,一半的资金都投入到了物流上。你买的每一箱钟薛高都有厚实的泡沫箱密封,内有四袋零下78℃的干冰,保证在48小时内不会融化。
因为不是线下冰柜的随机购买,而是线上的计划性囤货。所以钟薛高可以过滤掉价格敏感型顾客,较高的物流成本和服务体验也支撑了钟薛高的高价。
二是致力改变雪糕的消费习惯。
钟薛高希望雪糕不再是夏日专属的消暑产品,而是家庭日常的休闲食品。宅家追剧可以当零食,闺蜜聚会可以当下午茶,茶余饭后可以当甜品……
当雪糕变成年轻人生活中的休闲零食和甜品,这就能解决冷饮市场的两大要命问题:季节性问题,一年四季都可以销售,解决淡旺季问题;价格问题,甜品化发展能提高雪糕的价值感知,让高价不再是问题。
比如2021年3月,钟薛高推出“钟薛高的糕”,一款盒装雪糕甜点。它有“杏余年”和“芝玫龙荔”两款口味,产品配料丰富,撒满了果粒,产品形态更接近蛋糕。很显然,这就是被当作全家分享的甜品在打造。那么在消费者认知中,雪糕多少钱一支,蛋糕又是多少钱一个呢?
再如今年年货节,钟薛高推出的虎年礼盒。雪糕在大冬天成为了争相抢购的爆品,并且成为春节走亲访友的礼品,这突破了雪糕的传统认知。
可以看出,钟薛高跟传统的雪糕品牌都不一样,它就是一个新物种。它并不是在冷饮市场开创了高端雪糕这一细分品类,而是占据了家庭休闲甜品的生态位。
这个生态位才是钟薛高的品牌战略。不过这一生态位只存在于家庭消费生态中,而并不存在于街头的冷柜消费生态中。街头零售的消暑雪糕,那是另一个生态位。
一个品牌只能占据一个生态位。这是生态位的第一法则。当钟薛高大举进入线下市场,试图进入街头冷柜的消费生态中,于是钟薛高的品牌危机就出现了。
最近一个月,我因为出差接连去了两个中部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在四线城市的街头冷柜里,我发现到处都是钟薛高,这一发现让我大受震撼。
一方面是因为钟薛高作为一个创立不过三四年的网红品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有如此强大的渠道能力,终端网点遍布全国、多线城市,这一点让我很是佩服。
另一方面是在四线小县城的小卖部里卖18块钱一支的雪糕,我觉得钟薛高的市场策略过于急切和激进,值得商榷。
说到底你的生态位并不在这里,钟薛高的品牌和街头的消费生态显得格格不入。虽然冰柜里的高价雪糕不只你一家,但其他那些品牌更多是市场投机,刺消费者一把。你钟薛高不一样啊,你是有自己的战略、有自己的发展路线的。
从品牌战略上来讲,钟薛高要做的并不是打遍高端雪糕无敌手,跟其他高端雪糕品牌贴身肉搏抢市场,而是要牢牢抓住家庭用户的休闲需求,比如说以后推出冰皮月饼、冰淇淋蛋糕,切入生日蛋糕和婚礼蛋糕市场(刚写完这篇文章,给公众号推文排版找图的时候,就看到了钟薛高正在预售今年的月饼冰淇淋礼盒)。
但是钟薛高急着抢滩线下,贸然杀入大众市场,结果把所有天价高糕的锅一个人全背了。
品牌战略要与企业的生态位相适配,企业品牌要从产品开发、渠道推广、品牌传播、内容、媒介选择等各方面去匹配生态位。尤其是品牌定义和品牌传播,一定要基于生态位展开。生态位的宽度,决定品牌的宽度。
生态位宽度,在生物学上指的是被一种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
在理想的条件下,也就是没有竞争和敌害的情况下,一种生物能利用的最大资源,这叫做原始生态位。原始生态位是由物种自身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决定的。当然在现实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种生物只能占据原始生态位的一部分,这叫做现实生态位。
生态位宽,决定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是处理品牌与用户关系的关键所在,亦即本文的主旨所在。
我们再来看一个餐饮品牌,西贝。
西贝最初创立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主打河套风味,在1999年正式改名西贝莜面村,开始进军全国市场。
2010年,西贝梳理品牌战略,当时先是请了营销咨询公司特劳特中国,做了一个定位,将“西贝莜面村”修改成“西贝西北民间菜”,一年后又改成“西贝西北菜”,不过业绩并不理想。
于是西贝又请了另一家营销咨询公司里斯中国,换了一个定位——烹羊专家。还是不太成功。
西贝把定位论两位创始人杰克.特劳特、艾.里斯各自的中国公司都请遍了,据了花了几千万,但都不太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西贝决定重返初心,回归创业之初的定位——西贝莜面村。
与西北菜、羊肉相比,莜面这个定位还多了一层问题,很多消费者不认识“莜”这个字,或者分不清“莜”和“筱”的区别。
在坚持“莜面村”这个名字和定位不能动的情况下,西贝这次合作的公司华与华为了解决“莜”的顾客认知问题,为西贝打造了一个超级符号“I LOVE 莜”。只要你知道“I LOVE YOU”怎么念,自然就会知道“莜”字怎么念,就会记住西贝莜面村。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它解决了用户的识别和记忆问题,但它并没有提供一个消费理由,没有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吃莜面。不过这也不重要,因为西贝也不是因为莜面才火的。
纵观西贝的品牌发展史,西北菜、烹羊专家、莜面村这些定位,其实都是在谈品类,西贝要做什么品类的生意和菜品开发。但西贝早年的不成功,其实跟品类无关;后来的成功,也跟品类无关。
西贝真正的成功之道,其实是跟随了我国商业综合体的兴起。过去服装、餐饮都是街边店,社区的街头或专门的步行街、食街,做得是一条街、周边几公里的生意。
现在随着shopping mall这种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电影院等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出现,如万达广场、万象城,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娱乐方式发生改变,平时下班、周末去逛街,顺便解决午晚餐问题,吃、喝、玩、乐一站式解决。
西贝就是跟随shopping mall的发展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shopping mall开到哪里,西贝就进驻到哪里。
shopping mall无疑是一种新的商业生态,内中餐饮生意,跟过去街边店的餐饮生意是完全不一样的。
街边餐饮店,主要生意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快餐简餐,解决周边居民的日常三餐问题;再一种是请客吃饭,满足宴请需求。
过去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中高端餐饮品牌,如俏江南、小南国、金钱豹、湘鄂情等,最近十年来亏损的亏损,倒闭的倒闭。2018年初俏江南还在营业的门店仅有47家,与2015年相比锐减近30家。这主要是因为限制三公消费后高端酒楼业务萎靡,同时无法适应餐饮商业形态的变化。
宴请需要大桌,需要包厢,需要保证客人的私密性,需要精致高档的装修,需要丰富的菜品。但是shopping mall不同,其餐饮消费从大宴走向小聚,更加欢迎小面积、高坪效的餐饮品牌入驻。
2018年3月,俏江南位于深圳益田假日广场的10年老店关闭,这是俏江南在深圳的首店,面积足有700多平米。而这家店一关停,它的店面就被三个新品牌瓜分了,平均每家200多平。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场餐厅的座位变成了开放式小桌,以2-4人为主。菜品也不需要那么多,甚至可以一个单品打天下,比如酸菜鱼、烤鱼等。太二酸菜鱼甚至还有一条奇葩规定——超过四人就餐不接待。餐馆只有二人和四人桌,不拼桌不加位。
西贝在其战略调整上,最核心的就是小店模式。单店面积要求小于500平米,更加注重装修,并且打造透明厨房,让顾客可以看到每道菜品的烹制过程。
在产品上,西贝将原来菜单上的120多道菜,多次进行精简,最终简化成45道;菜单从厚厚一本变成一页纸,可视化,一目了然。
在服务上,不好吃可以免费退换,并且承诺25分钟上齐一桌菜,上不齐赠送酸奶。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还减少了顾客点菜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翻桌率。
这一做法不仅赢得了顾客,而且小店模式店铺面积小、企业资产压力小、选址也变得更容易,它推动了西贝在shopping mall的扩张,2015年西贝一年就新增了53家店铺。
另一方面,shopping mall的餐饮消费生态,对菜品的要求也不一样。它的生意模式是这两种:一种是年轻人的休闲聚会,如朋友、情侣、闺蜜等,一种是小家庭聚餐。
对于年轻人休闲聚会来说,据《中国餐饮消费报告》,90后在餐饮选择上的关键词是:异国化、快捷、新鲜有趣。年轻人吃饭不只关注好吃、吃饱,而且要刺激味蕾,获取新奇的美食体验。烤鱼、火锅等成为年轻人的爆款。
所以2013年虽然被视为餐饮业寒冬,增长速度23年来首次降为个位数,但在2014年就诞生了一大波主打爆款单品的网红餐厅。
对于家庭聚餐来讲,因为有老人和孩子,显然就不适合去吃太二、探鱼、海底捞、呷哺呷哺、钢管五厂小郡肝这些重口味网红餐厅,而像西贝这种口味适中、老少咸宜,有肉食、有面点、有蔬菜的北方菜就成了首选。
所以说,西贝的成功是因它占据了shopping mall的家庭餐饮消费这一生态位,它的店铺模式适合在商场扩张,它的产品与服务符合家庭消费的特点。
西贝的品牌传播,就是匹配这一商业生态而存在的。比如西贝于2014年7月提出“好吃战略”,广告口号也一度变成“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再如近两年,西贝着力打造精品儿童餐,品牌传播上大力宣传“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并在居民社区的电梯媒体进行大力投放。西贝逐渐成为家长心目中最适合带娃吃饭的地方之一。
这一战略和传播口号,跟家庭消费有关,而跟西北菜、羊肉专家、莜面村这些品类显然无关。
再如今天西贝也在大力发展私域,2021年数字会员达到2000多万人。在疫情期间,会员撑起了西贝40%的营收,最严重的时间段甚至贡献了近9成营收。
西贝的私域,最典型的会员服务是亲子体验营,父母可以带孩子一起来西贝搓莜面,吃莜面,参与亲子节目等。
这显然也是针对家庭用户的。而且有了家庭用户的私域流量,西贝现在还在从1.0时代的街边大店、2.0时代的shopping mall店中店,向着3.0时代的社区店进化[2]。
西贝的成功,不是圈住了西北菜这个赛道,而是圈住了购物中心里的家庭用户。家庭消费的生态位宽,给了西贝在产品上、服务上、品牌上、用户运营上足够的创新空间。
试想如果西贝抓着西北菜不放,那它还怎么做私域?难道把各个城市里的西北人都拉进自己微信群,让他们互相认老乡,两眼泪汪汪吗?
生态位,代表着某种商业形态下的用户群体。生态位说到底是一种用户生态。德鲁克讲,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这是做品牌的最终目标,也是基本前提,用户生态决定品牌运营。
做品牌,并不只是给品牌设计一个符号,创作一句广告语,PPT上画一个品牌金字塔,填上品牌愿景、品牌使命、品牌定位、品牌诉求、产品支持点就完事了。做品牌,核心是要经营生态位,因为企业最终要让用户来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品牌是被消费者所拥有的。
在各种品牌理论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品牌动力金字塔(Brand Dynamics Pyramid)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是将品牌与其消费者的关系分为五个层级:存在、相关、表现、优势、绑定。
只有了解品牌处于这一金字塔中的哪一层级,企业才能制定适宜的品牌战略并开展执行。
这种关系的最纸层级,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存在感,有知名度,消费者知道你的品牌;
往上一层是品牌要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关,符合消费者生活所需和所思所想;
再上是品牌在消费者生活中有所表现,品牌功能或价值能够达到消费者要求,对消费者生活有意义、有改变;
第四层次则是品牌与竞品相比能展示出独特优势,提供更高的体验和解决方案;
最后,品牌关系的最高层级,是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结,形成绑定关系。
一个品牌在其经营和建设之中,最高理想是与消费者建立绑定关系,但实际上这不现实,也无法做到。
其实品牌只需要和其中一小部分顾客形成绑定,而在大多数顾客心目中品牌有存在感、符合顾客需求就好了。
我们并不需要所有顾客对品牌的理解都一样多,对品牌的情感都一样深。这就需要对品牌的目标顾客进行分级管理。
从获客的角度来说,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来说只分为三类:现有顾客、潜在顾客、非顾客。已经成为我们顾客的人,有希望成为我们顾客的人,和不会成为我们顾客的人。
而在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中,我们又可以根据顾客对品牌的需求强度和认同程度,将用户结构分成重要顾客、一般顾客和边缘顾客。
重要顾客,是最精准的目标人群,对品牌最有需求最有痛点的一群人,重度消费者。其中一小部分人还可以发展成品牌的忠实粉丝,从行动和精神上支持品牌,愿意为品牌发声并参与品牌的各种营销行为,他们是品牌的天使用户。
对品牌来说,要想与重要顾客建立连接。一方面是用户运营,让顾客参与到品牌行动中,对品牌产生归属感,在运营中还要强化品牌创始人、品牌团队和用户意见领袖的参与。代表性案例如小米创业之初的“100个梦想的赞助商”,及三顿半的领航员计划。
另一方面,是通过品牌价值观、品牌故事、品牌理念这些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内容注入,让顾客对品牌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让品牌成为顾客的信仰。
一般顾客,是泛精准人群。他们对品牌有需求,但是不会形成忠诚购买和持续性购买。而且这群人不会深度参与品牌营销,更不会对品牌投射多少情感,他们只是从自身需求和品牌价值出发,决策是否进行购买。他们在品牌的消费群体中占比最大,对品牌来说他们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针对一般顾客,品牌最重要的就变成了建立用户认知。品牌需要通过打造品牌标签,通过广告或内容去传递品牌价值,形成广泛的用户认知,从而促进用户购买。比如元气森林的“0糖0脂0卡”。
边缘顾客就是购买频次特别低的顾客,他们的购买行为具有偶然性,或尝试性购买。从认知上来讲,如果你不持续向其宣传品牌,他就会忘了你的存在。
针对这群人,品牌只需让其有初步印象,知道品牌存在就好了。品牌需要打造的是品牌符号和品牌形象,让他们知晓品牌的存在,有需求时知道在哪找到品牌,并且对品牌有一定感性的认识(形象上的认知),比如了解到这个品牌是针对大学生的、女性的,这个品牌是大品牌、值得信赖等等,了解这些就好。
过去做品牌,品牌传播都是针对广谱人群去做,通过大众媒体针对所有人输出一样的品牌信息。然后在这所有人之中,一部分人发展出了习惯性购买行为,逐渐成为品牌的重要顾客。企业品牌再通过CRM对这群人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现在做品牌,品牌传播的模式是反过来的。企业品牌首先需要抓住一群重要顾客,粘住他们,并以他们为原点向周边大众人群进行层层扩散,壮大品牌,逐渐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过去是分化筛选,现在是分层扩散。这一玩法的倒转意味着商业逻辑的转换。
过去的商业逻辑是圈地。选赛道,占品类,划地盘,然后守住它,进入这个地盘的消费者就变成了我的顾客。
现在的逻辑是圈人。先聚焦一群人,抓住用户、聚拢用户。只要有人在,那么理论上来讲你想卖点什么给他们都可以,跨越多品类。
比如瑞幸,早年依靠巨额补贴和广告投放,收获了巨大声量和品牌知名度,一时风光无两。但是补贴一停、价格一涨,消费者就不买单了,用户全跑了,自身也因为巨额亏损和财务危机差点倒闭。
而瑞幸这两年的重新崛起,靠的是私域运营,每个城市建了大量的用户微信群,聚拢了私域会员。瑞幸在群里不光卖自家的咖啡,还什么产品都卖,既粘住了用户,又扩大了盈收和利润来源。
2021年中数据显示,瑞幸拥有的私域用户已经1000万人,社群数量3.5万个,私域已经成为APP和小程序外的第三大订单来源[3]。
再如小米,它可以从卖手机起家,现在做到横跨手机、电脑、电视、空调、路由器、净化器、吸尘器等一众品类。因为小米圈住了年轻人,占据了年轻人的智能家居生活这一生态位。
为什么年轻人买小米的手机,还会买小米的电视、空调,而不是买专业的家电品牌呢?这是因为在年轻人心目中,小米代表着为用户着想、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代表着年轻人的朝气和精神。
小米的各种营销手段与品牌内容,都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喜好、个性。雷军本人,举凡微博、抖音、知乎、小红书、B站都有其个人号,亲自下场与网友互动。在一众明星企业家中,雷总是我认为唯一拥有少年感的企业家。
比如上个月雷军在微博上晒了一张随手拍月亮,随后被扒出要拍出这个视角,需要半趴在地上进行拍摄。
虽然雷军解释了是工程师拍的,不是他本人所为。但还是被网友误认为是雷军本人趴在地上拍摄,从而引发网友热议和戏剧化的效果,大家也被雷军的亲民接地气所折服。换一个企业家,肯定不存在这种误解。
今天的品牌建设,不是先打造符号和广告语,用其来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而是先运营用户,在用户运营过程中,清晰品牌的定义。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一念草木中。
近些年来,咖啡在中国风生水起,茶叶却抓不住了年轻人的心。提到成功的茶品牌,至今还固守着传统文化养生局、商务应酬社交局……如何打造一个茶品牌,如何实施品牌传播,才能让年轻人爱上它、爱上喝茶呢?
茶叶品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消费者缺乏分辨茶叶的消费知识。
这一方面导致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挑选茶叶,面对红茶、绿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这些五花八门的茶类,消费者搞不清各自的风味是什么,自己应该喝什么。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搞不懂茶叶的价格体系,不同茶叶品种对应的大致价位,为什么看起来差不多的茶叶价格差别极大?是不是智商税?
这就是说,茶叶的入门门槛极高,将一大群对喝茶有兴趣、有需求的年轻消费者拦在了门外。不理解这个消费形态,而盲目去打造茶品牌,那么就会陷入工业化产品形态+传统文化体系的怪圈。
产品包装上,用小包装分装、设计袋泡装,包装设计风格走现代风、国潮风,设计得高大上。以为通过便捷、精致的产品设计就能打动消费者。
品牌打造上则还是老一套,卖产地,卖茶文化。动不动就引经据典讲历史,推广重心放在茶叶的大师工艺和细分品类地位上。比如强调单丛、大红袍、峨眉山茶的历史起源和茶叶中的地位,但消费者实际上对这些细分茶类无认知,需求都无从谈起,品牌占据一个细分茶类其实是伪概念。
这样的品牌打法,无法和年轻一代消费者建立沟通,也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需求首先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茶类,然后才是喝某个茶类,而且年轻人也许并不会对某个茶类忠诚)。
而一念草木中的产品设计,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神游八极,里面包含了5大茶类的8款代表茶品。它在详情页中写着“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产品,建立对中国茶认知和味觉谱系”。
这款产品希望让消费者在喝完这8款茶后,了解不同茶的代表性风味,从而领用户进门,帮助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并一步步培养饮茶的兴趣和习惯。
该产品自2021年7月上市后,月均销量达到了近3000件,其中私域占比达到了90%以上[4]。
那么一念又是怎么做私域的呢?在用户运营上,一念还有一种非常不错的设计,先试后买。
消费者只需要花89元钱,就可以买到15个口味的茶包试茶。然后添加一念的企微小助理,并加入用户微信群。只要连续15天打卡,并填写问卷,就可以获得下单金额89元*1.2倍=106.8元的现金返还,可用于后续在一念商城购茶。
每天试茶前,小助理都会介绍每款茶的产地、工艺、香气、滋味和冲泡方法,详细到使用什么茶具,每一道茶的出汤时间。
而在试茶后,消费者则需要填写一份简单的问卷,评价茶的香气、滋味,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地方,是否愿意回购、推荐给朋友,最后还要上传一张试茶的照片。照片要包含:1)茶包的外包装、2)冲泡好的茶色、3)茶具。
通过这个试茶活动,一念得到了三项好处:
一是消费者成为试茶官,进入一念的私域,现在一念私域用户已经达到了30万。
二是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方便后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迭代。
三是了解消费者的饮茶方式和状态,比如是一人饮,还是两人、多人;包括了解消费者使用什么茶具,因为一念也生产茶具。
一念的这一系列打法,可以看出它瞄准的核心用户群体是饮茶新人,对茶感兴趣、对茶品质有追求的85后、90后。聚焦的消费场景不是传统养生、商务社交,而是日常饮茶生活。它致力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帮年轻人选好茶,养成喝茶的习惯。
目前一念的已购用户中,五成用户集中在25-35岁之间,三成用户年龄介于35-45岁之间。而在一念的创始人夏正看来,30岁上下5岁,正是重度饮茶用户诞生的窗口期[5]。
一念的品牌打法,吸引了它所追求的目标人群。也让一念的品牌愿景“寻找、挖掘、溯源本土好茶,让世界尝到中国茶味”更加切实可感。
对于今天蓬勃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品牌,内容和用户运营成为品牌营销的首选,不仅成为品牌获取的手段,也真正定义了自身品牌是谁、为何存在、如何打造。理解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对于今天打造品牌至关重要;理解生态位和用户生态,对于强化品牌-用户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空手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4
-已有4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