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健到二次元:X世代与Z世代究竟有何不同?

IP蛋炒饭 IP蛋炒饭

2年前

收藏 收藏 3

点赞 1

【摘要】:X世代的人是“一元二次方”,Z世代的人是“二元分离”。

今天这篇,想以三天前崔健线上演唱会为开端——

说实话,一个中老年大叔崔健的线上演唱会,竟然吸引了近4500万人次观看,是非常让人惊讶的,因为在此之前,崔健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摇滚也早以不是人们关心的音乐。

这次线上演唱会肯定不只有中年老大叔们的参与,还引来不少年轻人的围观,否则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晚上就有这么大的人群流量,但我也相信,绝大多数年轻人也就仅仅是路过,好奇看一眼而已。

因为对年轻人来说,崔健的音乐风格和语境,实在是离他们太远了。

在我们的IP蛋饭群里,一个年轻的动漫二次元创作者的发问,恰好体现出了Z世代的好奇与迷惑:

这个对话简单却很有信息量,暗含了三个世代——

1、一个Z世代在问崔健是谁?

2、一个Y世代在回答,对崔健既尊重又疏离;

3、起因是我、一个X世代人在群里推荐了崔健演唱会。

三个世代同时浮现出来。

先简单介绍一下三个世代的界定。

X世代(1965-1980年出生)

中国的X世代和西方的X世代有巨大不同,是因为出生和成长环境造成的。

这一年龄段的人,都出生在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因此,在他们的脑海里,存有对文革的记忆,以及童年时贫瘠的生活记忆,又受过完整的理想主义教育,在成长期又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

所以,中国的X世代是充满情怀和富于行动力的一代人,既对生活的奋斗持有信心,又始终对现实有危机和不安感。

Y世代(1980-1995年出生)

Y世代又叫“千禧一代”,中国的千禧一代和西方的千禧一代仍然非常不同。

这一年龄段的人,都出生在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的年代,在少年时代又踏入了第一代互联网的信息爆发,因此,在他们的脑海里,主要存有对改革开放后的记忆,没有多少文革及贫瘠的记忆,理想主义教育也薄弱很多,其成长期主要是在经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接轨的过程。

所以,中国的Y世代是相当实干和不太意识形态的一代人,他们既对生活的奋斗持有信心,又更加娱乐化。

Z世代(1995-2010年出生)

这一代人完全是在互联网出现后长大的,因此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和数码产品是他们与生俱来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次元文化在全世界的流行,深入影响了这一代人。

由于成长环境相似,中国的Z世代和西方的Z世代其实有相当大的相似性,但最明显不同于国外的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的Z世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长辈的呵护关怀程度更高,孤独使他们更渴望依托网络和兴趣社群寻求认同。

所以,中国的Z世代是最重视体验感娱乐感、也最轻视理念的一代人,由于享受了很多现成的果实,他们的现实进取感其实在三代人中最少,而且由于正处于全球化的反动期,他们又明显比上两代人更重视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

在这三代人中,Z世代和X世代的表面差异特别巨大……

我想借这篇文章,认真探讨一下——

中年大叔大婶们的X世代

与儿子女儿们的Z世代

究竟有何不同?

为何这两代人之间的表现如此迥异?以及被很多人忽略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我既是中年大叔的X世代人,又因为在做IP开发,一直与年轻Z世代联系紧密,我一直很想把这两代人进行一次文化模型比较,今天这篇文章,其实是完成了一个宿愿……

1、X世代和Z世代,

两种文化心理模型……

虽然人性是相同相通的,但在如何打通现实和理想的路径上,两个世代形成了两种很不一样的文化心理模型。

X世代的心理实现模型是:一元二次方。

Z世代的心理实现模型是:二元分离。

现在详解一下:

一元二次方,

从现实到理想的升级追求

几乎所有四十岁到六十岁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现实和梦想的差距,现实的贫瘠和实现梦想的艰难,总是同时困扰着。

对他们来说(也包括我),现实是不够好的、不理想的,有各种缺陷的,人生的任务,就是突破现实、通过努力,去达到彼岸。

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说《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都在讲现实的苦恼,和对生活别处的追求。

所以,X世代的人其实是追求“一元二次方”的族群,生活是现实的、只能一元的(没有网络),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如何突破这个一元,实现对彼岸的二次方到达,这种将一元向二次方的升级努力,贯穿了大叔大婶们的大半生。

因此,最受X世代激赏的音乐和明星IP,是崔健、汪峰、韩红、那英、刘欢、许巍、朴树、郑钧、毛阿敏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总是透露着这样的纠结:一方面总是表达在一元的现实泥泞中的挣扎,另一方面又永远在追求二次方的升级,这就是中国一代中年人的困扰和奋斗,X世代人终此一生,都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理想主义者。

二元分离

将现实与理想/梦想的分开

到了他们子女这一辈的Z世代,情况不一样了。

对于Z世代的人来说,现实并不差,从小生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社会一直在进步,这反而使得Z世代的现实主义危机感很不强。

同时,Z世代在青春成长期时,往往有大量的时间观赏各种动漫、次元文化以及游戏,再加上网络的普及发达,使他们有充分时间在虚拟中遨游。

所谓二元分离,指的是现实与精神生活的分离,用年轻人的话语,则是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分离。

这,就是Z世代的二元分离。

以二元分离方式生活的Z世代,其实是身在此岸,心在彼岸,彼岸有各种异世界的存在,供他们畅游、畅想,和同好者交流。他们的精神生活其实挺富足的,只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实在和现实关系不大。

人性中渴望的理想或梦想怎样实现呢?在异世界里实现也挺足够的。

我前天在某群里一次讨论中,曾经这样描述年轻Z世代的特点:“年轻人的心灵其实在异世界里。“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异时空才是他们的心灵真正栖居的地方,而现实生活只不过是他们的客居。他们更容易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认同感,面对现实世界却有些漠然。

这样说可能有些太绝对,但至少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大叔大婶们会发现,年轻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是寡言少语的,不只是对长辈不怎么说话,在朋友圈等半社会的场景里也是尽量少说,将朋友圈设定成三天可见更是非常普遍的事。

我的一个大叔高龄朋友的感叹:“我公司里的那些年轻人,只有在发工资时才会吱几声,平时也只是有工作才交互一下,其他时间基本隐形。”

但同时,他们却可能在他们自己的空间里、或者B站上,却异常活跃,这就是典型的二元分离式生活。

他们会用只有他们最理解的IP符号进行MEME化,变成社交货币,去和自己人交流,而对于长辈和社会,则会用另一套话语,这之间彼此是分离的。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及解决,Z世代和他们的父母辈X世代,走了完全不一样的实现/满足路径。

Z世代的二元分离,是梦想与现实是平行时空;

X世代的一元二次方,是试图用现实找到梦想,所以才有了年轻人所不太理解的情怀。

用三国演义里的梗,二元分离,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一元二次方,则是三顾茅庐三分天下。

所以Z世代的喜欢的音乐和明星IP,从海贼王、火影到工作细胞、国王排名,再到各种青春偶像,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趋势,在态度上都明显更柔和而不愤怒,连嘻哈音乐都更俏皮而不是激烈。

所以当我看到某些文章,介绍国内的Z世代时用了一个词“踌躇满志“,就觉得并不准确,Z世代的人明显更喜欢在现实中去考公务员、当教师这样一些相对现实压力没那大的工作,这样他们能把时间和精神放到异世界中去冒险探索。

所以”踌躇满志“这个词,对X世代或Y世代来说更恰当。

但同时,Z世代年轻人,这些网络的原住民们,一定比他们的父辈,更懂得如何将异世界连接到现实中。

2、X世代和Z世代,迥然不同与内在相通

一元二次方和二元分离,这两种非常不同的、解决现实与梦想差距的方式,使X世代和Z世代的代沟差别明显。

Z世代往往不明白父母们珍视的情怀为何物?

X世代也往往对子女们所喜好的二次元形象一脸懵逼。

X世代无论喜不喜欢崔健,都会对”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样的文化IP秒懂。

而Z世代不可能身心理解”新、长征、摇滚、路上“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化学反应,他们更容易理解的,是玄幻、架空、魔幻这样一些现实与异世界分离的表达式。

对生活质感的巨大理解不同,使得身为父母的X世代和身为子女的Z世代,如同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星球上。

我举一个最明显的语境差别词:

姑娘

在中老年X世代的一元二次方语境中,“姑娘”这个词,其实是有某种精神意境的。

“姑娘”这个词,在X世代的语境里,远远不只是代表着异性,还代表着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对家庭和对岁月静好生活的渴望,一颗无法安宁的心对停下来静享生活的追求。

从崔健的《花房姑娘》,到各种音乐歌词里对“姑娘”这个词的重视和描述,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姑娘”背后的精神渴望。甚至可以说,凡是在歌曲名里有“姑娘”这个词的,无论何时诞生,在精神上都和X世代的精神紧密相关。

比如近期被认为最有摇滚传承特质的歌手「隔壁老樊」,就有好几首以姑娘为名的好歌,另一个更通俗流行的歌手海伦,其作品《桥边姑娘》,也透出一股浓浓的上世纪80年代气质。

用IP的文化基因来说,“姑娘”这个词其实是X世代的模因meme,能够迅速在X世代里引起情感共鸣和文化共振。

今年年初我去大理时,在洱海旁的小亭子里,听几个流浪的民谣歌手唱歌,他们三句话不离的主题,就是姑娘与爱情……“姑娘啊,你在哪里?我们的爱情死去了吗?”

听得我很感触,我忽然觉得,好像已经很久没看到“姑娘”这个词在主流和年轻人的文化里频繁出现了。

因为在Z世代的语境里,“姑娘”这个词被无限分解了……

我简单统计了一下,Z世代至少有十几个不同词,既有“萝莉、御姐、娘、酱、腐女”这些大家相对熟知的,还有很多大众完全不熟知的词,去分解“姑娘”的内涵。

每一个词都代表了女生的一种不同状态,又代表着一种不同的亚文化。

经过这么多的分解,甚至可以说,统一的、单一概念的“姑娘”,在Z世代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种小变身和变体。

X世代也曾有过各种“姑娘”的各种表述,但无论怎么表述,还是同一个概念。

而Z世代的各种对女生的名词,真的是在表述不同种类。

这当然可以说是社会的进步,使得女性不再被抽象化单一化。

但同时也很显然会造成,当X世代的大叔大婶们心怀激动地说起“姑娘”这个词时,Z世代的少男少女们,会真的无感。

所以,不是说Z世代没有姑娘,而是在二元分离的宇宙里,有太多不一样的姑娘了,您到底指的是哪一种?

另一个几乎在Z世代语境中消失的词,是——情怀

情怀是一个X世代特别重视的、充满神圣意义的词。

但是在Z世代的语境里,“情怀”这个词基本不存在。

所以当X世代说情怀时,Z世代一定是一脸懵圈。

“情怀”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感情+理想+胸怀的结合体概念,是一个综合体,代表着X世代从一元向二次方的超越追求。

在X世代的心境里,真正伟大的感情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和理想、胸怀这些宏大的追求结合在一起的,成为更高追求的情怀,这是只有经过了理想主义教育并且相信理想,又经历了幻灭和重生的一代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态。

但是在Z世代的二元分离心境里,这些是分开的……不是没有感情、也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胸怀,只是这当中的区别,如同水和油的区别一样明显。

在Z世代喜爱的各种动漫、二次元内容中,既有纯情感、爱欲的情爱系,也有充满梦想的热血系,还有不强调理想却注重关爱的治愈系,这些都是不同的内容系,是可以分开的。在这样的内容熏陶下,Z世代自然可以彼此分离去理解。

Z世代会认为情就是情,理想就是理想。

所以,“情怀”这个词在Z世代的各种文化中就很难普遍存在,或者说,只存在于某一个内容系的角落里。

年轻人不是没有情和怀,只是不需要情怀这个词来进行现实的一元二次方升级。

Z世代的多元化内容汲取成长方式,使得他们已经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各有各追求,条条大道皆可。

所以,Z世代和X世代的不同,绝不是人性的不同,人性永远是一样的人性,人性的共情也永远是共通的。

大家都需要爱、需要激情、需要梦想、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命的提升和升级……X世代曾经追求的各种东西,Z世代也同样追求,并无二致。

但是时代的语境变了,“姑娘”、“情怀”这样一些对上一辈人有普世意义的词汇,在年轻一代那里,已经分拆、多元化了。

对IP文化的态度,最能看出两代人的不同——

于父母辈的X世代来说,IP是理想的投射和现实的激励更重要;而对于子女辈的Z世代来说,IP首先的功能是网络上的社交货币,同时也是是通往异世界的魔钥。

因此,我们在开发和创造IP时,运营IP文化时,一定要明白这两种人群的文化心理模式是不同的,才能做出受不同年代人喜爱的IP。

3、新时代的局势

未来的时代,会和过去二十年Z世代的成长环境有巨大的不同。

简单来说会很严峻,超出过往几十年的危机和挑战正在到来,疫情的出现和持续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对Z世代的人来说,最残酷的一点是,原本可以二元分离、既享受现实又超脱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再能轻松怡情地持续了。

这对Z世代的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绝对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心态转变—— 

现实的严峻,使得现实不再是象牙塔。

不再只是梦想偶尔照进现实就够了,需要能解决越来越严峻的现实问题才行。

仅仅成为异世界的骑士是不够的,还得成为现实世界的骑士。

Z世代会怎样调整和迎接未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一个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IP蛋炒饭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IP蛋炒饭

IP蛋炒饭

微信公众账号:IP蛋炒饭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