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文学,搭建精神“避难所”
2年前
收藏 1
0
【摘要】:残酷疫情下的特殊浪漫
人们在什么时候最渴望阅读?往往是面临危机苦难时,譬如时代的危机、人生的危机、生活的危机乃至心灵的危机。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疫情笼罩下的灰色现实,文学阅读需求也在悄然增长,甚至还在网络上衍生了一种特殊的“疫情文学”。
从文学作品,到电影中的经典桥段,以文学式的调侃观照现实、记录现实,也为疫情防控生活注入一些温暖的明亮色调。
国外篇
01
多年以后,面对社区防疫人员,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商城却被封禁隔离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网友@海蓝贝壳
仿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02
昨夜我又一次梦游曼德利。我似乎站在那扇通达车道的铁门前,由于去路受阻,一时进身不得。铁门上挂着大锁和链条,贴着疫情防控的告示。
/
豆瓣网友@chaconu
仿达夫妮·杜穆里埃《蝴蝶梦》
03
有人认为爱情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惊喜又弹窗的红码。
/
网友@荔子
仿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
04
那时他还太年轻,不知道隔离期的所有馈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网友@10279737
仿斯•茨威格《断头王后》
05
在黑夜里显得格外空旷的广场仿佛是荒芜宫殿的深深庭院,而那些汇向广场的街道则站满了通宵排队做核酸的市民。
/
网友@苏小鬟
仿卡夫卡《变形记》
06
一生中哪怕只钩到过一次鲈鱼或者在秋天见到一次鸫鸟南飞,那么,他从此就已不能称为城里人了,一直到死他都会对这种不用戴口罩的生活魂牵梦绕。
/
网友@佚名
Hey Lloyd 仿契诃夫《醋栗》
07
他于 2022年3月阵亡。那天,整个小区寂静无声。业主群群发的通告记录仅有一句:小区无阳性。
/
网友@甜面人
仿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08
波特先生:我们接到报告,得知今晚九点十二分你的健康码变黄了。你知道,疫情期间未成年的巫师不许出校,你如再有此类行为,将有可能被本校开除(对未成年巫师加以合理约束的法令,一八七五年,第三款)。
/
网友@马逢春
J.K.罗琳——《哈利波特》
中国篇
01
天下大势,封久必核,核久必封。
/
网友@lefteyelisa
仿 罗贯中《三国演义》
02
宝玉换上那大红金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裘排穗褂,转身就要去找林妹妹,这都封了一星期了,林妹妹不知道病好点没有?只见袭人忙出来劝道,琏二奶奶早就说了,就算有绿码也不能出去,不管谁出去都得仔细他的皮!宝玉哪里肯听,匆匆说道见一眼便回!袭人见劝不住,不免伤心落下泪来,真真是一对冤家。
/
@网友仅为
仿曹雪芹《红楼梦》
03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的一个是他的绿玫瑰,一个是他的黄玫瑰。一个是岁月静好的绿码,一个是动人心魄的黄码——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队伍分开来做核酸的。
/
@网友印第安小斑加
仿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04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永远见不到星星的码。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反复被捅的过程,码一天天红了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
网友@骋原
仿王小波《黄金时代》
0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健康码上多了个日期,很久以前是绿码就行,后来要72小时核酸,再后来是48小时,现在要24小时,我开始怀疑,在疫情之下,还有什么核酸是不会过期的?
/
网友@Jasmine
仿 王家卫《重庆森林》
06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幻了通常的形状,人体膨大成白色的圆柱,像在电影里……你就站在队伍的拐角,带着某种药剂的味道,有点湿乎乎的,奇怪的气息。擦身而过的时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
明明,和你一起隔离,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美好的事。
/
网友@蓝色Sonia
仿孟京辉《恋爱的犀牛》
近期国内各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疫情反扑,日常核酸、居家封控隔离生活容易给人注入沮丧、孤独、茫然的消极心理,诙谐幽默、自我调侃的“疫情文学”恰好成为时下一个情绪疏洪口,以诗意的方式驱散现实阴霾。
另外,网友们仿写的对象大多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本身具有集体记忆,更容易引发网友们的情感共鸣与主动接力仿写、自发性传播。不同于以往网络流行语的固定版式,“疫情文学”创造门槛更低,可发挥空间更大:一段经典名言+疫情相关符号,如“健康码”、“核酸”、“隔离”、“封禁”,就是感同身受的写实主义疫情文学。
正如郭沫若所说:“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疫情让城市按下了“慢行键”,交通停摆、快递滞留、百业受阻,既然无法逃避,不妨趁此难得机会沉淀自我,下厨、插花、练字、备考、阅读…不断解锁崭新的技能,感受疫情生活下的“小确幸”,在人生低潮中积蓄再次出发的力量。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文案与美术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