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文案真相(下)

创意渐疯 创意渐疯

2年前

收藏 收藏 2

点赞 1

【摘要】:和1001个网友谈谈职业文案真相(下)

在上一集《和1001个网友谈谈职业文案真相(上)》中,我和各位分享了26个关于“ 文案心法 ”主题的问答记录。这个主题总计 51个问题 ,今天来看余下25个问题。

 

文案需要巧心加苦心。媒体日新月异,对内容的高要求却始终没变,当文字糅合了洞察,才能创造出直指人心的魔力。

27.‍ 现在很多文案都不太方便阅读,都是“虽不明但觉厉”。这种方向对吗? ‍

乐: 这个话应该这么理解:乍一看,在句词的构成上,的确最好能创造一种陌生感,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在文案所要传达的含义上,要尽量直白明了,让人一看就懂。切记,在广告传播中,看不懂,就等于看不见。

28.  “不明觉厉”的风格与接地气相比,哪个比较好?“比逼格更有逼格”是不是比“岂止于大”(注:这两句话源自苹果iPhone 6的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传播得更远呢?

乐: 好问题,我反问你一下,你觉得“比逼格更有逼格”会出现在苹果的官网吗?

+倒是不会...

乐:所以,广告的发布媒介决定了它的调性和底线。好比人们在上台演讲与喝酒聊天时的语气状态一定是不同的。品牌的官方语言,与受众的自发创造,各自都有存在的价值。

29.  一直未能深刻明白“高端洋气上档次”的文案风格?什么叫高端洋气上档次,求解?

乐: 把奔驰车的广告文案全部收集起来,读一遍。

30.  相对于其他品类,是不是地产客户对文案的要求更高呢?

乐: 地产广告要体现与产品(住宅、别墅、写字楼等)匹配的价值感。产品的单价越高,对广告创作的专业要求一定也更高,无论是文案还是视觉。

31.  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保证出稿速度和质量,可有思维技巧?

乐: 先做对,再做好。时间不够的时候,先确保你的信息是对的。

32.  如果需要密集写作,比如连续1000个产品,如何保证自己不会灵感枯竭?短时间,多数量,如何保证质量?

乐: 先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可以每写100个,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去吃顿好的或者看场电影,再继续写。这样听上去不是那么恐怖,对么?

33.  我写文案没什么深度,想创意老跑偏,做策划做得好烂,没有逻辑性。怎么破?

乐: 文案的深度,体现在对 目标人群 的深刻理解上,读者是怎么样的人,你就得说怎么样的话。创意跑偏,是好事情,跑得越偏越好,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到商品的原点,不然再好也没有用。策划很烂,就别做策划,多读书,多向别人学习。

34.  如何避免写文案时的拖延症状(以为想多了会写得更好,其实不是)?如何对付写文案动笔之前心理上的不自信?如何排解“这次写好了,下次还是会担心写不好”的心理状态?

乐: 想多了当然会更好,但问题是你的“想”是不是用对了力,找对了方向。有时候光靠思考可能会永远也启动不了,这个时候要么就直接动笔,要么就带着问题去休息一会儿,俗话说,换换脑子。

要知道“ 不自信 ”和“ 迷茫 ”会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新的挑战会带来新的焦虑,无法克服,只有凭借耐心与恒心。文案是一生的手艺,熟能生巧。

35.  有的文案格调很高,但消费者不care(关心),有的很低俗,但很有销售力。就像天花乱坠说一堆,都不如“免费”两字有力,有啥折中的好办法?

乐: 广告中的“免费”是核武器,没有任何文案敢跟这两个字叫板。文案的格调,还是要看广告的目标受众与品牌定位。

36.  前段时间看到一本文案书籍里面强调:最有实效性的广告,语调和用词往往是朴实无华的,浮躁和浮夸的语言能吸引眼球,但不能吸引人购买。难道苦思冥想打造华丽广告语的想法太幼稚了?

乐:这个还是得分行业品类来判断:对于快消品或低关心度产品,轻松、直白的语言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高附加值的商品,比如地产或者奢侈品、高科技产品,需要彰显品牌格调的时候,其文案一定是精心打磨或耐人寻味的。

37.  怎么样把文字写得有调性但又不装B呢?我是地产文案。

乐: “装B”的标准各人不同啊。某些时候,“装B”也是专业能力的一部分,不用刻意地回避它。

38.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文案,是不是真的专注于某个领域呢?比如地产文案,营销文案,影视文案?另外,影视文案,主要是写宣传片,有没有前途呢?

乐: 选择发展路径的前提,是自己的长处和职场需求的结合 。还是要扪心自问,在那么多可选的工种里,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39.  面对讲话稿、通稿、软文、硬广、画册等各种文案,同时要把“高端大气,文艺清新、耍个性”等各种风格都把握好,总感觉人格分裂,怎么破?

乐: 分裂就对了,最好都能写一点,就那么点字,你就排列组合嘛。我在课堂上经常说,穷文案和富文案的区别,就在于你擅长撰写的文体多少。

关注我的视频号,轻松get创意奇招

40.  我们领导强调会文案才能做好策划。策划和文案有关系吗?策划与文案,各自如何修炼重点?

乐:好策划需要高水平的文字能力,但好文案不一定是个好策划。策划需要的“文案”标准,和创意需要的“文案”标准是不同的。

前者,以“语句通顺、逻辑清晰、主题鲜明”为前提,同时提升各项综合能力,比如:对市场与营销的理解能力,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如何形成策略推导并完成PPT方案的能力。

而后者,创意型文案,侧重在对目标人群的洞察力,以及对纯文字的表达能力,你要学习如何用尽量少的文字,来讲述尽量多的信息,还要引人入胜,容易传播。

41. 总觉得文案背后有一套策略,怎么样才能通过文案看策略,借此来提升自己整体的逻辑思维呢?在团队中,文案如何从最初的发挥螺丝钉作用,到拥有统揽全局的能力?

乐: 要从文案转型到策略,首要的一步,就是放弃对艺术、文学创作的过度追求和幻想,时刻铭记着,文案就是带有商业目的的写作。

想要成为统揽全局的那一位,你要成为概念的制造者、会议的组织者、时间的管理者、品质的监控者。不过话说回来,最后也不一定非要统揽全局,做个简单快乐的文案也挺好。

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品牌传播硕士班授课中

42.  在策划专题海报时,设计师无论如何做不出你想要的感觉,比如在字体设计,版式上毫无想法时(除了找参考设计这种方法之外,有时品牌的专属感觉很难找到完全合适的参考设计),如何能协调保证出稿效果? 

乐: 在你无法更换搭档的前提下,只能尽量尊重设计师的意见,除非你将你想要的感觉通过明确的方式(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字体、怎样的视觉元素)去告诉设计师。

如果你觉得你比设计师更有想法,可以坐在他旁边,对着电脑屏幕,与他共同讨论画面设计。一定要当面沟通,这点很容易被忽视。如果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听老大的。

43.  感觉自己缺乏创意,而且有时写不出文案,比如30秒内要出一句话,可就是想不出什么好句来,毫无冲击力。

乐: 30秒要出一句话,对于一个文案高手都绝非易事。这里说的“一句话”,是指有意思的句子,并不是人云亦云的那种。还是要多练。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一万小时 ” 原则 :从学习、熟悉一项技能,到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士,要花大概10000个小时。成为一名优秀的文案也是如此,你要经历过很长的过程,才能看到一丁点起色。

44. 有人说,写文案不是干巴巴地罗列卖点,而是写出产品对用户有好处的应用场景。那么请问乐老师在写文案时的思维逻辑是怎样的?

乐: 先实话实说,再拐着弯说 。可以先把所有 卖点 都写在纸上,再写出你能联想到的、跟卖点有关的形容词,随后,再去设想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与这些卖点的关联,从中找出有趣、出其不意的结合点。

比如:牙膏——美白牙齿——笑容美好——形象体面——广结人缘——升职加薪——集体照中最抢眼的主角等等。包括刷牙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状态,去超市的时候如何在货架上选择牙膏,都可以尽情展开联想。

45.  在写文案时,有没有好的思路可借鉴呢?

乐:思路无所谓好坏,只有适合与否。我个人比较常用的、也是在课堂上我教的比较多的,是经典的“ 思维导图 ” 思考法 ——就是 通过卖点联想,将产品技术亮点转化成客户的需求利益点 。继续拿牙膏的例子来分析:

牙膏——防蛀——牙齿坚固——像恐龙一样,嚼碎一切硬家伙;

牙膏——清新口气——人际魅力——在社交场合广受欢迎,登上人生巅峰;

牙膏——绿茶配方——自然气息——犹如置身森林田园般的舒爽心情;

牙膏——坚固牙龈——口腔健康——轻松成为美食家,尝遍冷热酸甜天下美味。

46.  作为一个文案,前期对于文字的苛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需要将文化和文字一起培养么?杂牌文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自我定位?有社会需求吗?

乐: 文字是个敲门砖,就跟设计师学Photoshop和illustrator(设计软件)一样,必须先有这么一个基础,才能入行并以此作为你的职业方向。对文字的苛求,是基于广告策略正确的前提下才有效;如果策略方向错了,再完美的文字也没用。

文化是思想的养分,文字是表达思想的手段,两者应该同步提升。杂牌文案的意思就是,掌握尽可能多的文体与写作技能,在社会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47.  微信文案承担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每天都要发,每周都要做,很容易会迷失,不知道做微信是为了什么。

乐: 作用之一,你可以用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作用之二,锻炼语感和文字逻辑性,以及排版能力、配图能力,为更难的事情做准备。

+貌似我的问题没写好,您误会我意思了,我其实是一直写传统广告的文案,现在要开始写互联网类(尤其是微信)的推广文案,有点迷失。

乐:理解,因为时代变了,沟通的方式也在变。传统广告文案跟读者离得比较远,中间隔了各种媒体,你写了什么,通常得不到反馈;而如果在微信平台上,你就能够跟用户直接对上话,当然那个时候你的“语言风格”代表的应该是品牌的“人格”。换言之,微信文案的写作者(小编)更像是品牌的“虚拟代言人”,是不是小有成就感?

48.  您怎么看现在的品牌追热点?对于销售真的有用?还是广告业界自己的狂欢?

乐: 需要提醒一下:

1、追热点,并非新发明的手段,古已有之——将某个不起眼的家伙依附于更重要的事物,就能放大被关注的概率。就像狐假虎威,虎大王要巡山,紧随一旁的狐狸就能趁机赢得其他动物的关注与崇拜——这何尝不是追热点?

2、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潜移默化、长期的过程去建立,而建立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互相关注”,至少你要先让人看到,才能产生后面的兴趣与购买。而追热点,能让你更容易被看到。它与销售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却能快速打响品牌知名度!

3、在社交媒体时代,广告的产生越来越简单,追热点变得轻而易举,“新闻”才刚出来,转眼就被转化成家喻户晓的广告话题。很多运动赛事的品牌赞助商甚至会提前备好两套方案,一套赢,一套输,等比赛结果一公布,推出哪套都可以。不像传统媒体时代,广告制作周期太长,想追都追不了。所以,尽情地去追热点,追得像模像样的,然后自己创造热点,让别人来追你的!

49.  最近被客户逼着追热点,每天5个相关热点创意,总是被虐啊。而且每次看到所谓的热点都感觉关我(产品、品牌)什么事,实在无奈。之前有人说,全民追热点需要反思;也有大力赞同追热点的,想问对于热点,您怎么看?要追,怎么追?

乐: 追啊,能追为什么不追?前提是这个“热点”能不能为你所用,是否契合品牌自身的理念。并不是说今天“优衣库”火了,就什么事都得扯上“三里屯”;明天流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就满屏都是“小船论”——这些只能让品牌显得很掉价,反而会伤害品牌。

所以说,热点是把双刃剑。不过对广告创意人来讲,不妨 把“追热点”视作一种训练方式 ,如果你能将品牌内容与时事话题结合得非常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50.  您怎么看待前段时间网上的“X型文案”和“Y型文案”?

乐:很多地方说得没错,装腔作势的华丽文字,的确不如实用、形象的产品功能描写。

不过这个观点有点绝对,你看文中举的例子,有它们的局限性,很多都限于互联网产品领域,对于有着很强的技术导向、功能显著的产品,这时用Y型文案是合适的。

但是,文章没有提到那些对品牌附加值要求较高、功能区分不大的案例,比如奢侈品、企业形象、文化品牌等等。更何况,广告的类型各有千秋,不止网络广告、微信段子这几种,如果都是三星的那种X型文案,当然太单一;但如果完全否定X型文案对仗工整、言简意赅的特点,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不建议将文案分成什么X型和Y型,当你经验够了,会发现,实战中的文案类型何止这两种?

+所以,您的意思应该也是说X型文案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这跟原文结尾处提到的大多数公司喜欢的恰恰是X型文案,其实是呼应的。

乐:是的。

注:X型文案与Y型文案(摘自网络)

X型文案人像是个语言家、修辞学家和诗人,X型做的是“文字的设计”,传递品牌感受;Y型文案是个心理学家、营销专家、策略家,Y型做的是“用户感受的设计”,强调功效。

比如表达“音质好”,X型文案会把这个表达写成“声声震撼,激发梦想”。但是“Y型文案”会把这个表达写成“犹如置身音乐会现场”。同样是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X型文案会说“乐享生活,畅意人生”。而Y型文案则可能说:“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X型文案

Y型文案

51.  地产现在不景气,地产公司也不好做了,无论报广、户外都是促销性质的东西,我们文案写得也很憋屈,想写点有调性的、没那么暴利的,我是不是应该离开地产广告,投身别的行业,还是继续在危机里生存,寻求突破?

乐:在你转行之前,花点时间,试试这个老办法:从两个方向去提案,一个是 客户要 的,另一个是 你觉得好的、不那么“暴利”的 ,作为附加方案去向客户建议。几番下来,即使现实的营销需求还不需要那种“有调性”的创意,但至少你也积累了一批优秀(或自认为优秀)的作品,作为你将来离开的“本钱”。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的高手不会被主题内容所困,即使“促销降价”这样的信息一样能诠释得有趣有味。这才叫功力。

未完待续···

更多“专业营养”问答录,敬请期待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创意渐疯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创意渐疯

创意渐疯

微信公众号:创意渐疯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