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告人,你怎么看机票盲盒?

Luuuuke Luuuuke

3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5

【摘要】:机票盲盒是好创意但不是好的商业模式

马上到五一假期了,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出去旅游,毕竟五一小长假(有四天是本来应该放的假)。五天的假期不能这么白白的放弃,并且每年五一假期很多人都会选择出游,伴随着最近OTA越来越火爆,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习惯,从目的地的选择到酒店的预订,以及攻略的查找,大家都会选择在互联网完成。

但是,随着盲盒越来越火爆,各大公司(携程、飞猪、同程)等也都开启了“机票盲盒”这一种营销方式。

那么,机票盲盒这种方式是不是一种符合商业逻辑的营销模式?消费者真的能捡到便宜?这些都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01机票盲盒是个好创意吗?

首先,我们来说下盲盒+机票这种营销模式。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因为创意的本质是旧元素的重新组合。

对于消费者来说,盲盒是旧元素,机票也是旧元素,盲盒+机票就是一个新事物,并且是之前市场上没有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很新颖,所以机票盲盒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第二,为什么是机票盲盒,不是高铁盲盒或者其他的?

首先是机票,飞机是目前公认的最快的出行方式,而且机票这种物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感较高,因为目前中国还有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所以机票对于用户来说,在用户心理地位较高,并且各大公司推出的机票盲盒价格也使消费者无法抗拒,66元、88元、98元等等,并且也承诺如果不喜欢可以全额退款,低付出高价值物是机票盲盒的一个特点。

其次是盲盒,盲盒意味着未知,用户也不知道会抽到什么,这就勾起了用户的猎奇心理,迎合了时下年轻人追求神秘刺激的心理。

这种低付出高价值的出行方式,以及你也不知道会去哪里的未知地探索很容易让当下年轻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

对于非必需品要解决的是动机问题,机票盲盒很好的解决了消费者的动机问题,因为承诺了如果不喜欢可以全额退款,降低了消费者的试错成本。

并且有的公司也推出了好友助力这种社交关系的营销活动,扩大了机票盲盒营销的覆盖群体。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传播的流量获取成本很低,而且效果很好。

总结一下:

机票盲盒是个好创意,因为首先,是旧元素的新组合,并且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难度,基于社交关系的自发传播也减少了流量获取成本。

所以机票盲盒这种营销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02如果你是操盘手,你会怎么做?

每当出现一个现象级的营销活动,我们都应该把自己放在项目owner的角色去看待这个事件,而不是只做消费者或者只做旁观者,毕竟这样的现象级火爆程度的营销活动很少见。

那么,如果要你来做这个项目的操盘手,你会怎么做?

其实,当我看到机票盲盒这个营销活动,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在2017年新世相做的一个叫做逃离北上广的活动,这两个活动放在一起看是有共同点的,首先本质上都是逃离,其次大家都不知道目的地,都是随机性的。

但是,当时逃离北上广的活动很火爆,大家的微信朋友圈当时可能都被这个活动刷屏了,而这个机票盲盒并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很大部分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逃离北上广的意义并不在于逃离这个动作本身,更深层面的讲,是年轻人对大城市的这种氛围感的逃离,是精神意义上的逃离,也就是说逃离北上广的活动,传播的关键在于传递了用户的情绪,引申出了一个很大的社会议题,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所以逃离北上广做到了小事件大传播。

逃离北上广也属于杠杆传播的一种,这里的杠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情绪,这也是这次机票盲盒的不同,机票盲盒聚焦的更多是玩法本身,而不是社交媒体的声量传播,这也是两个活动最大的不同点。

如果是我,第一我会加上一点情感传播的因素,赋予机票盲盒一些情感属性,一旦把活动上升到情感,用户就很少考虑成本,这也会大大增加成单率。

第二,我会联合一些种草博主或者平台做联动,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机票盲盒只提供了去目的地的机票,而没有顾及消费者之后的体验,如果我们做一些类似于种草的内容以及当地的旅游攻略传播效果会不会更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这种办法也会提高我们的营销嗅觉。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放在项目owner的角度来看待每一次类似于这种的大型营销活动,而不是仅仅是消费者,或者是看客心。

总结一下:相信大家都想去尝试一下机票盲盒这种新奇的玩法,但是还是想劝大家要理性消费,毕竟五一哪里人都多!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Luuuuke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5

-已有5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Luuuuke

Luuuuke

广告狂人-网站编辑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