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不喜欢“看书”,也劝你少看一些文案书!
4年前
收藏 3
2
【摘要】:多看看人
很多人说,看书是唯一稳赚不赔的一笔投资。
不过这话有一个前提,只有你翻的是作者认真创作的好书,它才成立。当图书市场上充斥大量赚快钱的拼凑作品,选书、看书就成了问题。
读书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话题。就像有人喜欢吃红烧,有人爱吃糖醋。
以我为例,我不喜欢“看书”,我看的是人。翻书的真实快乐,不在于得到什么,而是在书里见到了谁!
于我来说,阅读一直是一段私下的“会客时间”。手边事都处理好,泡上一杯红茶,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以诚心“请回”的书,就像取得一张进入作者运转大脑的通行票证。
有一直想请来谈心的人,就会有想去翻的书。按我这种读书习惯,在广告圈的行业新书,很难引起阅读兴趣。
当前行业图书市场,是按付费内容的标准做出版。往往是串珠子一样,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连成一本书。这种做书方式,强调把信息明摆出来供读者检阅,满足他们的即时获得感。
做这样的书,不需要过多思考,不用考虑内在逻辑性。只要与热点和风口站在一边,就会有人买单。有时候,你根本分不清,是先有市场后有读者,还是这样的读者群,选择了这样的图书。
总之,这种书不值得“请”回来。起码我是这样看的。
我选书不看书评,只看书里“有否有人”,以及他是否“专一”。
两个要素很好理解。“书里有人”指翻书时,是跟作者在对谈,听他分享,读他思辨过程。读书时,我一点不贪心。我不希望在一本书里看到作者讨论100个小主题。多就是少。比如,东东枪的《文案的基本修养》就是这类书。书里有人,可惜不“专一”。
我倒喜欢作者用10十几万字,把一个很小的专题蒸熟、熬烂、煮透。
在我看来,翻书从来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印证”。
有些工作困惑和生活问题,我们会反复与它较量、对抗。它最终化为一个个无解的问题,横在前行的路口。比如:
写不出文案时,怎么办?
文案怎么说人话?
文案怎么找自己的写作风格?
……
与这些问题缠斗的过程里,其实已对它的解法有过基础认知,初步答案。
此时,翻开快餐书想要有所得。书里提出的一套套工具,看似给了一个方向、一个答案。但这种“获得感”,很多时候无法是无法移植、落地。心头泛起一线希望后,又一次陷入迷惑的漩涡。
如此反复多次,人们终会明白,答案从不是外来的轰鸣,而是内心浮起的震动回响。
一章一句轻易得来的感动,来得快,散得也快。任何一本书,对读者的影响,不在于表层的“获得感”,而在于人和书结合、印证后产生的共鸣、震动。
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写不出文案时怎么办”,我把个人理解的整理成一篇心得——《文案写不下去时,我用跑步的方式写文案!》
我在文章里强调,如果一时笔塞,不要停在原地思考,拿起笔在纸上跑起来,把心里的话抖落出来,让自己内心的声音可视化。
最近,在翻阅日本电通金牌文案人梅田悟司的那本《好文案会说话》,他整本书只谈论了一个话题“内向语言”,自成体系。
“内向语言”,不正是我一直来隐约看到的答案吗?他的观点和我的认知形成互相认证。只是我没能像他这样,用10几万字,去把一个课题研究透彻。
手里捧着这本书,如遇知音,如获至宝。
在我们的文案群里,有人聊起荐书话题,我发了一段回复。核心观点只有一个,少看一点书,去看“人”。
文字不能留在心里很久,但一位鲜活的作者可以。
当你从书里去看“人”,能在每个作者身上找到起点。比如,卢建彰的原点是故事力,叶明桂的思考出发点是品牌传播,龚大中的起点是创意思维,梅田悟司的是“内向语言”……
这些作者不会传授你答案,他们只是在书里呈现自己的研究、体会、认知心得,启发你的思考,引发共振。
翻看他们写的书,就像请回一位老友在家私谈。不看书,去看人,才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入。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文案觉醒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