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微电影《家的味道》:有一种年味叫回家吃饭
11月前
收藏 0
0
每年春节,都要迎来一场关乎数十亿人的“中国式迁徙”。尤其临近大年三十,往往到达春运客流高峰。无数归乡人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只为奔赴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
年夜饭,对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熙熙攘攘的人潮,惦念的显然不只一顿丰盛的晚餐,而是万家灯火中守候自己的那一盏,是厨房忙碌的那个熟悉身影,是他蒸的馒头更软,煲的米饭更香。
很多人说,年味淡了。或许记忆中的年俗不复存在,但春节仍保留着家庭团聚的文化内涵。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当一家人聚在一起,把面粉揉成面团、包成饺子,用大瓶小罐的调味料,烹制一顿有家的味道的热乎饭,年味便到了。
京东超市、快手磁力引擎、央视网联合推出的《家的味道》短片,通过洞察年夜饭背后的社会情绪,以蕴藏在生活场景中的鲜活情感,带人们重温记忆深处的年味。
年夜饭里的中式家庭
说起过年,总是想到回家。过年回家,回家过年。对于不少在外漂泊的人来说,二者几乎画了等号。一年一次的回家机会,年夜饭的团圆便格外珍贵。
《家的味道》的镜头,就对准了这样一个家庭:儿子儿媳在外打拼,父母在家照看孙子。但短片没有着墨于“留守”背后的不易,故事直接由团圆前夕开启。孙子在帮着奶奶贴窗花,爷爷在准备大年三十晚上的菜谱,这时儿子打电话来,告诉父母自己明晚到家。
对于这场三代人的相聚,家里每个人都做足准备,怀揣了分量很重的期待。儿子打这个电话,也是想提醒父亲,提前把自己买的南北干货泡上。
实际上,干货是儿子早早就从京东超市下单、送货上门的。但父亲一句满怀疑问的“干货?”,显然是对此毫不知情。儿子下意识就说“不会现在还没拆吧”,猜中了父母的举动。
孩子尽孝心,但没跟父母打招呼,父母可能怕孩子工作忙,也不想打扰。这样一个内敛含蓄的家庭,想必能引发屏幕前很多人的共鸣。你有多久没和父母通过电话?父母问起一些小事时,你是否会表现得不耐烦?
短片通过这一细节,将很多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缺乏沟通、不善于进行真实情感交流的问题点了出来,也为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剧情继续推进,父亲问儿子想吃什么菜,儿子却表示“从小都是您做什么我吃什么,出门在外就想吃您做的那个味儿”。这一“含糊”的回答,又一时让父亲摸不着头脑。
跨越千里只为家的味道
儿子想吃的菜,究竟能不能被顺利地端上年夜饭的餐桌?“我儿子的口味,我了解!”一句放话让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父亲,同样的倔强而执着,但往往“说得少、做得多”。正如短片里的父亲,为了“做对菜”可谓“煞费苦心”。
网上找做饭视频教程,打电话联系大厨老张,认真研究干货和调味料,甚至为此熬起了夜……最后,他被电视节目里“跨越千里,只为这一口家的味道”激发,终于参透儿子“您做什么我吃什么”的背后含义。
出门在外,即便尝过了山珍海味、玉盘珍馐,心心念念的仍是从小到大,餐桌上的几道家常菜。用的不过最常见的调味品、最普通的食材,却是任何大厨都无法复刻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开始为年夜饭忙活。等到晚上门铃一响,他跑着去开门迎接儿子。尽管不爱表达,但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思念,总会在细枝末节中流露。
影片结尾,父亲端上了用儿子买的各式干货做的“新式”铁锅炖。来自天南海北的干货,加入了儿子的心意,再经由父亲的手艺,便汇聚成一锅“家的味道”。“这是你爸小时候最爱吃的”,从两代人到三代人,家在不断扩展,家的味道也不断升华。
家就是一日三餐。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是与家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正如尾声中所说,“当厨房的灯亮起来,房子才会变成家”。从各式食材,到米面粮油、调味料,再到干货、杂粮、速食,厨房里的一物一件,共同组成了关于“家”的完整回忆。
0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