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三水
W创始人。
人物经历
和大部分80后广告人不同,李三水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广告或者营销专业教育。“野路子”三个字是李三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最贴切的描述。
而如果从他2003年结束贵州电视台的实习,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自己创业开了广告公司算起,撇开中间他跑去开饭店、中药厂、书店、服装店、制片公司的经历,这个大学学习法律的“野路子”已经干了12年广告。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野”,李三水似乎更加懂得抓住商机。正如他大学毕业后创办的第一家广告公司“所以”就是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崛起的大浪。那时不少房产公司有了做平面广告的需求,简单的楼盘照片搭配促销文案的海报生意养活了一大批“不专业”的小型本土广告公司。“所以”就是受惠者之一。
除了房地产,还有烟、医院的广告,甚至是贵州省的旅游形象策划,“所以”尽可能抓住一切机会。“那个时候我们做得还挺好的,开业一年多,基本上贵州最好的客户都做过一圈了。”李三水回忆道。
听上去有点神,一个“门外汉”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公司做到了贵州省的第一梯队。这除了与贵州广告市场处在刚起步的混乱阶段有关之外,另一方面李三水十分擅于学习,他有一本专门记录国外广告案例的小本子,实时更新,有空就看。
虽然贵州的广告生意做的不错,客户挺满意,不过李三水自己知道做的东西不够好。“我回去看了看我小本子里的那些国外案子,和他们比,不管是制作、内容、商业逻辑,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我们的作品都没在一个量级上。再加上我没有受过训练,所以到后来别人越夸我,我就越恐慌。”李三水说。
这种危机感让李三水在2005年底放弃了家乡贵州的“红火事业”,去往上海,在一个已经有相对成熟游戏规则的环境里重新开始。
最初李三水在一家为万科做广告的私人广告公司工作,之后又从国内4A做到国际4A,后来又去了那家著名的“创意热店”W+K。一圈转下来,他没有在这些公司经历完整的一套“升迁提拔”过程,但却积累了经验、资源,在懂技术,懂策略,懂甲方思维之后,他开始再次创业。
创建了如今非常有名的W。
说过的话
相信广告仍然是充满创造者的魅力,市场不会被段子手所征服。我们还是最早的那一批骑士,不能因为大家都开上了汽车而遗落了骑士精神。你可以用铁马征服更快的速度,但你始终还要明白人类为何钟爱驾驭,我们希望把这个简单原理重新带回到新时代。
代表作品
你的生活在哪里
一步之遥
我们之间就一个字
一个红包看尽中国人的情和义
爸,我想你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