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这次没搞笑
4年前
收藏 1
0
【摘要】:泪点有点多
本以为今年中秋,蒙牛又会派出他铁憨憨的牛蒙蒙上场搞怪,然而并没有。
这次,蒙牛居然做了条走心视频,把一群职场独立女青年弄哭。
▼
看完这条微电影,有人说情节普通,但也看哭了身边很多职场女性朋友,“看哭了,和我的故事一模一样”。
女儿南南,一线城市漂着的白领,像很多职场女性一样,做事雷厉风行,性格直率强势。
父亲,一辈子沉默如山,只有为女儿付出的时候才难得地显露笑容。
母亲,乐观开朗,女儿一个小小的决定,就能让她忘情地快乐。
这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很容易让很多消费者瞬间代入。片中的不少细节也非常真实。父母大老远从老家来到一线城市,带了一堆“这里买不着”的老乡送的土特产。
女儿不得不将老两口丢到半路自己离开时,母亲脱口喊出的是一句仅仅是“记得吃饭”。
为女儿做饭的时候,父亲嫌弃小龙虾太瘦,母亲给素菜的便签纸上标上“健康“的字样。
……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寥寥几句点睛的VO,文字很短,却展现了大多数中国家庭最核心的情感关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从走在我前头的人,变成了跟在我后面的人。”
小时候,父母总是走在前面为我们引路,替我们挡住生活一切困难。但当我们越来越长大,甚至离家越来越远的时候,父母其实越来越“掉队了,他们成了跟在我们身后追赶的人。他们笨拙地学习一切新事物,只为了还能和我们说上话。
“他们总是自作主张为我好。”
怕麻烦子女,也许是中国父母特有的心态。当他们无法再为我们挡风遮雨,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不打扰我么,不给子女“添麻烦”。他们对子女好的方式,也许只剩下尽心尽力给TA做一顿好吃的。
“也许,今年中秋,你可以不那么要强,回家就好。”
成年人绝不可以轻易崩溃,不肯展现自己自己脆弱柔软的一面。因此我们对所有人都隐藏内心真实的情感,却往往会把爸妈当“出气筒”,因为这两个人永远都不会记仇,不会离去。但其实,只有父母在的那个家,才能让人卸下盔甲放松下来,不那么要强。
整体看,这支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超出想象,但背后的情感真实,可能才是催人泪下的关键。
▼
走心广告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做?
中秋这个以“团圆“为主题的传统节点,用一支走心视频引爆品牌传播,是不是一定正确?
事实上,走心视频的最火的时期是在17、18年左右,在《谁是佩奇》之后渐渐式微。
那么,为什么蒙牛要在这个时候拍走心视频?可以肯定地说,广告的形式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长视频、短视频、走心、幽默……形式就像时尚,总是来来回回此起彼伏。
最重要的是,品牌到底想向消费者传达些什么?如何传达效率最高?
走心视频也许不再是最流行的广告形式,但搭载情感的内容营销,却是长久不变的核心。不光走心,幽默搞笑也同样。让人哭是品牌讲故事的能力,让人笑同样是。
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哭笑过后,究竟有什么东西留在了消费者的心智中。
蒙牛这支微电影《背后》表面上是平常人家的团圆故事。实际上,这个故事中无时不刻地不在向消费者传达“要强“的品牌精神。
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女儿,是要强;不肯麻烦女儿一定要自作主张回家的父母,同样是要强。受了委屈不肯表达被父母安慰却瞬间泪奔的时刻,还是要强。而“今年中秋你不必要强,回家就好”,仍然是在说要强。
让消费者感动落泪不是品牌的最终目的,让消费者在感动落泪中,记住品牌精神,加强与消费者沟通,也许才是“蒙牛影业”推出这支微电影最重要的目的。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休克文案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