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回应”再掀野性消费,揭秘国货品牌“长红”思路
1年前
收藏 0
0
【摘要】:“蜂花认养熊猫丫丫”事件启示:用品牌思维做营销
旅美熊猫丫丫的回国之路仍然备受关注,不仅牵动着亿万网友的心,一些国货品牌也纷纷加入到“守护大军”中来,其中,最值得称赞的,当属国货品牌蜂花。
没错,就是那个因为“丑”包装设计却仍舍不得花钱的蜂花。
要知道,每只大熊猫每年的认养费是10万元,终身认养费用则需要100万元!
这一出手和之前的“省钱”相比,一下就让人看到了品牌的担当与格局!
据了解,认养方和个人或团体签署认养协议后,享有对认养大熊猫的冠名权、知情权和探视权,认养权先到先得。
像被称为“银行家大小姐”和“二公子”的龙凤胎大熊猫——浦浦和发发,就是浦发银行为促进大熊猫生态环境建设,斥871万巨资认养,最终由品牌取的名儿。
同时,浦发银行还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推出了“动感熊猫”公益主题信用卡等。
蜂花这次再度出圈,不只是因为它表示“愿意赞助”丫丫回国这事儿触动了国民情绪,当然还和它的一系列举措相关。
①蜂花是第一个发声、积极表态的品牌。
尽管紧随其后,汇源果汁也表示“愿意为丫丫回家出一份力”,发布了认养丫丫的征集令,但是却收获了和蜂花截然不同的评论,质疑和支持声音参半。
有人认为汇源是“蹭热度”、说“凡事应该讲究个先来后到”,替蜂花打抱不平;也有人觉得加入的品牌自然越多越好,并出谋划策,推荐汇源认领熊猫美香一家.......
也许是听到了网友们不同的声音,汇源后来果真改变了“出力”策略,统计出了其他呼声较高的(需认领的)熊猫。
但从整场事件上来看,毋庸置疑,蜂花作为“第一个”发声的品牌更令人印象深刻。
人们常说“第一是创新,第二之后都是模仿”,虽然二者的出发点都值得肯定,但更具“新意”的品牌显然能获得更多认可。
②蜂花的每次“回答”,都和消费者站在同一边儿。
几年前,蜂花作为平价国货品牌,被大家担心“是不是即将破产”,之后迎来一波“野性消费”、销量暴涨。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自来水流量,品牌给出的反应却是:希望大家能理性消费;
今年2月底,蜂花低调提出“赞助丫丫回国”后被网友发现,面对网友们再次靠“消费”力挺品牌,蜂花对大家说的话依然是劝宝宝们“理性消费”、“花花有钱”......
这份始终如一的态度和“诚实”,很难不让人对蜂花这一国货品牌心生好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蜂花于1984年创立,迄今已走过近40年,却无一条行政处罚记录。
1.国货品牌的“新”、“老”之分
“新国货标准”的名词释义里,强调“新审美、新技术、新连接”。
在时间的迁移和消费者行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影响下,国货(国产货物)品牌逐渐有了“新”、“老”之分。
一边是不断变着花样、在年轻群体里怒刷存在感的“新”国货品牌,像大家所熟悉的元气森林、花西子、钟薛高、三顿半等;
一边是不知不觉中被人们贴上“传统品牌”、“过气产品”、“年纪大”等标签、逐渐(将)被大众遗忘的“老”国货品牌们。
来源:货圈全
他们知道,像蜂花这样因为“偶然事件”再次爆红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不过,眼看着自己和消费者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些老国货品牌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选择了“主动出击”,开始了不同的“自救”之路。
2.老国货品牌的“自救”方式
① 做品牌,而不是做营销
如果我们细看这次蜂花“赞助丫丫”的举动,会发现,它体现出来的是品牌思维,而非是营销思维。
在“始于感性,终于理性”的消费市场环境中,品牌思维是一种高阶的长期主义。
品牌牢记自己“我是谁”,并敢于做品牌,而不是先考虑如何做营销,对于老国货来说,是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一种品质。
鸿星尔克创立于2000年,在连年业绩亏损的情形之下,依然向河南灾情捐了5000万物资,这一善举引来全民“野性消费”回馈.
但是,鸿星尔克并没有止步于短暂的销量增长狂欢当中,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要做的事。
2022年7月30日,鸿星尔克宣布向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亿元的款物,用于帮助困难残疾群体;
品牌自播兴起之后,鸿星尔克一边搭建直播矩阵并成立直播中心,同时不断加强产品设计研发,用“品牌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长久喜爱。
白象食品于1997年成立,因拒绝日资收购、员工大多是残疾人等事迹引起广泛关注;在315冲击方便面企业的“老坛酸菜”事件中,白象食品是少数未被波及的企业之一。
实际上,它还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设立了“白象大学生救助基金”、捐建了5所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孩子;驰援汶川地震、亲赴玉树地震一线抗震救灾;全力护航奥运圣火勇攀珠峰,到白象设龙门石窟专项基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多年以来,白象食品集团已累计投入各项公益资金不计其数。最近,它又把“工厂”搬进了“商场”,带大家看生产一线,涨品质知识,种种举动,都散发出“老品牌”的活力.......
当国货品牌时刻站在国人最需要的时刻,并长期践行自己的承诺,那么,公众自然也就会主动站在品牌这边,无论你品牌有多“老”多“久”。
② 品牌年轻化≠流于表面&抛弃老用户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
为了争夺年轻用户,老国货品牌们选择拥抱互联网、(假装)玩转新媒介、涉足新领域......像老一辈的父母为了亲近自己的孩童一样,小心翼翼,不断强调自身“年轻化”。
可实际情况是,我们看到太多浮于表面的“模仿”和对“年轻化”概念的错误理解。
国民品牌“老干妈”,现在我们一提到它,基本都是一些“不看好”的声音。
在之前尝试直播带货时,所有人都以为“老干妈”陶华碧亲自来到了直播间,但点进去后会发现,原来只是陶华碧的一段采访录屏被当成背景滚动播放。。。。
有数据透露,“老干妈”直播三个月仅卖出80万。
自去年11月20日开始,其抖音直播间已经停更。最近还因为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长时间未更新,引发了“退网”传闻。
不过,继昨日在官方店铺发布公告“否认退网”之后,今天老干妈又在最新公告中表示:
正全力筹备新品发布,并计划于近期与某国内知名冰品做联动.......
成功引起人们对“老干妈或将推出冰淇淋”的话题讨论。
不过,无论是从老干妈涉足直播带货领域来看,还是它接下来(可能)开启“跨界合作”,老干妈对于“品牌年轻化”的理解似乎一直都停留在“形式”之上~
至于其是否还能重拾“国民神话”的称号,依旧是个问号。
而李宁在“年轻化转型”时,对于用户群体的误判,同样可以给到老国货品牌们诸多启示。
在找到“中国李宁”的新策略之前,李宁曾提出了“90后李宁”的传播口号,结果却彻底得罪了消费者。
因为这让原有的70后、80后顾客感受到了一种年龄歧视、似乎被时代抛弃,而90后对于这种口号式的讨好也并不买单,李宁陷入“两头都不讨好”的困境中。
老国货品牌的“年轻化”,是基于了解不同人群的消费差异、生活场景后的理智辨别,而不是简单的加减策略和一味地讨好、迎合。当品牌们顾此失彼,消费者自然也会选择抛弃品牌。
③ 视觉符号的更新,能让人眼前一亮
老国货品牌的“自救”之路,离不开“视觉革新”。
人们在定义“超级视觉”的时候常说,要“有记忆、有个性、有审美”。品牌视觉符号的升级,能够让人快速建立起对品牌的“一对一印象”。
比如小米花200万改个新logo、茶里王推出“直筒式”包装......
还有坚持“简单纯粹,特立独行”的江小白,在营销上常以“视觉+内容”取胜。
像在今年三八节的品牌宣言中,江小白的一句“我受够了妹妹酒”和差异化视觉海报,就令人眼前一亮;
还有之前刷屏网络的100条“郑重声明”,令人印象深刻!
视觉符号的更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出的正是品牌审美与态度。
它不仅能让你和品味相同、审美相似的人群走到一起,还能在同行竞品中快速营造“差异感”,与传统印象形成反差。
④ 跨界的本质,其实是产品品类的升级
还有很多国货品牌,通过跨界或推出周边产品来展现自身“活力”。
比如前不久周大福推出奥特曼联名款,一向严肃、端庄的金店突然变得萌酷十足,话题度拉满;
王老吉的“姓氏罐”,国酒茅台的茅台咖啡和茅台冰淇淋等.......它们都是国货品牌中的“跨界”佼佼者。
国货品牌们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自我迭代,来为自身品牌营销“造势”。同时,在新人群、新传播模式的反推下,不断创新自身产品,最终实现“内外兼修”。
结语
在刚过去的3.15事件中,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就是“蜜雪冰城被曝使用过期食材”,但是底下人的评论却无一骂声。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蜜雪冰城的“低价亲民”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对于那些真正“卷同行、利万民”的品牌,消费者的同理心也更大。
这和蜂花、白象、汇源等国货品牌一样,其长久以来塑造出来的品牌形象以及人们可真切感知到的品牌善举,最终还是会通过消费者们自发行为产生的“销量”和“口碑”说话。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圈头条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