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原研哉给国家会议中心设计的logo,我更喜欢上海大剧院的新logo
1年前
收藏 0
1
【摘要】:中国的设计师一点也不差。
原研哉给国家会议设计的logo,想必大家都看过了。
我也和我的设计朋友们浅聊了一下,大家的看法普遍一致,虽然概念和逻辑上是通的,单就视觉上来看这个logo真不咋地,不过紧接着我们又统一了结论:
谁叫人是原研哉呢。人出名了说什么都是对的。
这让我想起了印度导演塔森说过的一句话 :
你花钱买到的不只是我做导演的这段时间,而是买到我喝过的每一口酒 , 品过的每一杯咖啡 , 吃过的每一餐美食 , 看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 , 谈过的每一次恋爱 , 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
人一旦到了某一个位置,他输出的内容自动带着人的价值,即便这个事物本身看起来没什么价值。
不过我始终还是觉得这套logo并非物有所值。
如果国家会议中心是一个商业品牌,我觉得我还能够认同,因为毕竟原研哉在设计界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他的话题性和流量远远超过了他的作品本身。
就像之前小米的新logo找原研哉一样,简简单单的改动,配上一套完整的设计说法,200万到手,其它的设计师以更低的费用,同样可以完成,但其在社交网络上的讨论传播价值,远远超过了200万。
所以对于小米而言,它通过logo的升级,以200万的代价,就做到了全网的曝光,从商业营销的角度上来说,小米请原研哉绝对物超所值。
但国家会议中心就不一样了,它并非是一个商业品牌,它是国家级别的功能建筑,虽说其形象很重要,但并不太需要设计大师的背书,也没有大范围传播的需求。
一个国内的(知名)设计师,同样可以完成这一使命,无论是感官还是内涵,相信可以很轻松地超越原研哉的说法。
相比之下,我就更喜欢同期同类别由中国本土的QIU设计工作室为上海大剧院设计的新logo了。
可以看到,同样是极简的处理,上海大剧院的新logo就有意思多了,也更能为大多数人理解到。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法国夏氏建筑事务所设计草图,保留建筑作为视觉链接,戏剧艺术作为打动人心的灵魂内容,将剧院建筑形态凝结成“天”与“地”的抽象符号,还原了建筑设计师“一个开敞的艺术宫殿是风景的延续”的设计理念,在凸显舞台艺术独特性的同时,包容了更多元艺术形式与文化表达,让视觉和戏剧一样有穿透力。
即便如此也仍然有很多网友表达说,之前的手绘logo更有艺术气息。而这QIU设计工作室针对这一点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剧院建筑手绘风格的标识,无法应用在不同层面的文化内容。它记录建筑,但没有形成观众对于上海大剧院品牌认知。观众都还停留在,上海大剧院是一个“来看剧的‘地点’”,没有进一步去和剧院本身产生连接。
的确如此,在延展性上,新logo更胜一筹。
从变化到内核到延展,整体给我的感觉是上海大剧院的这次logo升级更具美感、更具实用价值和说服力。
再回过头来看原研哉给国家会议中心的设计理念:
“当我看到建筑造型时就感觉很有特点。水平方向延展,平缓的圆弧形那种感觉。我觉得标志也应该与它相呼应,相关联。这个标志是中国的标识性建筑,同时也是国家会议、国际会议这样一个很开放的场所。因此和建筑风格一样,或者像张开双翅的飞鸟一般,我想把这种感觉象征性地表现出来。我认为它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形状,倒是简单一些会更好。标志这种东西,并不是说它本身有什么意义,而是让其承载各式各样的人们的思想。”
他补充说,“人与人的平等,各种视野的延展,再或者从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此造型尽显巨大容器的极致广博和有容乃大。创造新知并不难,难的是塑造共识。”
说得很好,完全能够解释为什么国际会议中心的logo要设计成这样,但看到这个logo,总觉得被忽悠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谈什么民族自信、历史问题,单就这一次的结果而言,中国的设计师一点也不差。你们说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百货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