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PK比亚迪:一个卖惨活好,一个善于声明!
1年前
收藏 1
1
【摘要】:iGO维权腾势,一场双方都高明的双输舆论战
“相信比亚迪是我的一个恶梦”
“总共损失超过了6个亿”
“民族品牌,店大欺客”
……
搭配悲情的BGM,创始人行走在停车场,看着被迫停运的电动汽车,自述被汽车巨头坑得公司快破产倒闭了……
这样的视频,任谁看都觉得很惨,不由得萌生同情之心吧?
2 月11日, iGO出行 创始 人在全网 发 文, 炮轰比亚迪店大欺客,称公司做分时汽车租赁,结果购入的1033辆腾势电动车出现电池故障, 向比亚迪多次发函,但对方不回复、不理会,令公司大量车辆被迫闲置停运,造成的损失总额达到6亿元之多,公司已面临破产倒闭,希望比亚迪给个说法。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最初听完也挺同情的,有时候跟一些大品牌进行合作或者交锋,确实会遇到一些委屈。
但专业的敏感度又告诉我,这件事可能没有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于是我试图去了解事情的全貌,在经过一轮信息检索,以及研究了双方的公关声明后。我发现这次的维权,很有可能是iGO精心发起的舆论战。
第一章:iGO卖惨
iGO在这次维权中非常懂得如何卖惨,这是公关中一种很常用的手段。
最初iGO是先发布了声明大字报,但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
次日才放出了创始人的自述视频,一些镜头还是用的无人机拍摄,看得出来是精心摆拍剪辑的,正是这个视频在微信视频号上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毕竟比起冰冷的声明,当然是创始人的悲情自述更容易让人共情。
视频的最后,创始人还呼吁:恳请大家提提建议、出出主意!
这句话当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话说6个亿的损失不是小数,维权找法院啊,网友能给你出什么主意。
iGO真的需要大家帮出主意吗?他只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希望能用卖惨获得大家的共情、声援。
据了解,腾势是比亚迪和戴姆勒(奔驰)的合资品牌,早年是两家各占一半,iGO购车也是在这个时期。但腾势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后期表现却差强人意。
直到2021年做出了股权调整,调整后比亚迪持有腾势90%的股份,戴姆勒只留下了10%。
但是我们仔细看看iGO的维权声明,可以发现,从头到尾他都把“比亚迪”怼在最前面,甚至还冠以“ 为了支持民族品牌 ”而购入腾势汽车的由头,只字不提奔驰。
很多网友也提出质疑,明明你买的时候还是个合资品牌,奔驰咖位更大,为啥不喊话奔驰?
当然也可以这么解释:电池是比亚迪做的,但我认为iGO明显更知道什么叫做流量密码——
我支持“民族品牌”,却获得了如此下场,不是更能吸引关注,获得舆论的同情?
第二章:腾势回击
2月12日,腾势汽车在微博发表了声明。
腾势的声明虽然简短,但我认为更高明。
划重点:
“不实信息”
“目前仍在法律诉讼程序中,尚未审结”
“呼吁避免使用不正当炒作舆情的方式”
腾势上来就先否认了iGO关于车辆续航的表述。
(据了解,腾势300的工信部续航是253公里)
其次拿法院做背书:我们法律程序都没走完,尚未有定论,你怎么跳出来嚷嚷?
最后一击,点出对方是在做舆情炒作,直接打到了iGO的七寸。
这个声明非常有底气,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一句都没多,避免了舆论进一步发酵。
据媒体报道,爱出行与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有关产品责任纠纷案件已于2021年10月21日一审开庭。
而2021年3月份,媒体就发现深圳市分时共享网络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退出,退出前持股1%。
也就是说,早在2021年,双方就已经闹掰开始走程序拉锯了。那为什么iGO要在这个时候出来打舆论战呢?
网上出现了一个自称为iGO前员工的匿名贴,表示iGO就是濒临绝境,能咬一口是一口了。
不可否认的是这场舆论战双方的策略都运用得很好,交锋也很犀利,但没有一方是赢家。
iGO投资失败,也是个苦主,而且这次为了全网铺开舆论,甚至连抖音号和微博号都没来得及认证。但最终只有微信视频号获得了较大的流量,反倒是蹭相关话题的博主流量比iGO本身还高。
而评论区也并非一边倒支持,还是有不少对iGO的质疑。这一轮折腾iGO就算伤敌一千,也自损了800。
腾势这个品牌原本市场表现就欠佳,现在反而以负面出了圈,对它未来的销售可能也会产生影响。最终结果其实还是双输。
当然这场攻防战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产品永远是商业竞争的核心。
无论是iGO的出行服务,还是腾势的汽车产品,品牌最终都是靠产品立足,产品跟不上市场,不管营销、公关做得多么出彩、多有水准,都无法挽回颓势,逆天改命。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甄妙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