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新增长与百度的新引擎
2年前
收藏 1
0
【摘要】:以AI之名,在互联网的风雨中破浪前行。
5月26日,百度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84.11亿元;净利润达到38.79亿元,超市场预期。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财报中说:“第一季度,百度交出了一份稳健的答卷,尤其是在我们的云和智能驾驶业务方面。百度智能云取得了又一个季度的强劲收入增长。此外,萝卜快跑获得了中国首个在北京公开道路上提供无人化载人出行服务的许可。”
李彦宏的话透露百度面对未来的信心——以AI之名,在互联网的风雨中,破浪前行。
李彦宏是有底气的,AI已经成为了百度营收的强劲增长引擎。
财报显示,百度核心营收保持健康,且受同比增长45%的智能云业务推动,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
数字的背后,百度做AI,非常务实——并不是故弄玄虚的技术名词,而是已经落地到实际场景中。
以自动驾驶为例。在深圳街头,此前有博主发视频评测一辆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评测从导航、避障、稳定和收费多个角度进行,观看者百万——几年前还遥不可及的无人驾驶,如今就从技术落地为现实,并将成为未来出行的家常便饭。
从宏大的国家基建,到街头巷尾的智能,百度AI所涉猎的内容囊括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包容”生活。
肉眼可见,百度正进行一场AI技术革命——创新科技并最终改变生活。
从云端到地面 百度AI做了什么?
百度的AI,已经“上天入地”。
此前据IDC数据显示,百度已连续5次位居AI公有云服务厂商第一名。凭借智能云服务,百度在交通、工业制造、公共服务及能源行业均有场景落地。
在今年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财报显示,截止2022年第一季度末,百度智能云业务按合同金额愈1000万元计,已有41座城市落地实践了百度ACE智能交通,去年同期为16座。
这几年,互联网大厂争相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上兴风作浪,而百度却高瞻远瞩的关注城市智能、把无人驾驶车开上北京环线、为山东寿光打造县域城市大脑……
种种迹象表明,百度已然将自己打造成一个“AI百度”——用实在的技术,做务实而非故弄玄虚的科技。
比如在疫情中,百度健康拉来了1400多家药房,在长春、吉林推出了“找药联盟”,这之后的上海疫情中,“找药”的经验又复制到上海——无药可用的难题,被AI大数据拯救。
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体验“解放人的双手”的科幻般场景。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第一季度提供了19.6万次乘车服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落地。
在疫情中,一款往来于医院和配餐中心的“无人送餐车”,搭载了百度研发的智能系统Apollo,导航、避障、识别街景、完成任务,全程无人驾驶,看似科幻的技能,一切运行都基于云端以及AI的深度学习。
今年5月,Apollo Robobus还率先获得北京智能网联汽车路测牌照。
类似的黑科技,还有数字人主播度晓晓,联合媒体打造出新媒体栏目;百度还为汽车企业搞元宇宙发布会,以及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等等。
这些先进科技背后,百度在做各种算法、深度学习、云端计算和一大堆看起来高大上的英文缩写,当他们落地到实际场景时,百度为这些长久的、以前并不被看好的研发,交出答卷。
以AI破土 深耕技术为百度带来什么?
一直以来,百度都秉承着“长期主义”,在搜索业务上长期探索,在智能技术、软硬件结合、场景落地上不断的投入研发,这都让百度不断在各个领域发出声量。
包括AI。
财报显示,百度继续坚持压强式研发投入,第一季度百度核心研发费用达51.34亿元,连续六个季度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超过20%。
也正是这长时间、高规模的研发投入,百度逐步将AI带入现实。
早在2010年,百度已经开始了AI深度布局,不过那时,普通人对AI技术尚未理解,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百度的未来,怎么看都还只是和搜索有关。
但百度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在2013年就成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在转年4月成立了大数据实验室,同年5月又成立硅谷人工智能实验;2017年还增加了商业智能实验室、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实验室等等。
可以说从2010年起,百度就连年加码AI,但这些机构成立时间过早,以至于显得神秘又前卫。
比如深度学习平台“飞桨”,是百度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在深度学习模型开发、训练、预测和部署等方面,处在世界顶尖水平。
即便你没有听说过“飞桨”,也会被它的数据震撼——在“飞桨”上,开发者社区已经凝聚了477万开发者,服务了18万家企业,创建了56万个模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百度飞桨在国内综合竞争力已超越PyTorch和TensorFlow,位居国内第一。
除了智能学习,2017年开始设立的智能汽车实验室,也让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手握王牌。
同时,百度还正在为智慧城市,尤其是乡村建设提供新的生产力。
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百度运用AI技术为其打造了“寿光大脑”,“AI大脑”将蔬菜生产也智能化,只需2个工作人员加一个APP,就可以管理数十个蔬菜大棚。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在2021百度Create大会上曾说:“在新的发展阶段,AI技术呈现融合创新、降低门槛的特点。百度大脑持续开源开放AI创新成果,支撑各界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确实,多年投入研发,深耕AI,百度让外界看到了传统互联网营收以外的另一种可能。
开放 百度让AI融入社会
AI之于百度,仅仅是技术或者收入助推吗?
显然不止于此。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议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两条建议都与AI有关。
一条是关于基础建设智能化改造;另一条是关于变革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体制机制障碍。
落点均指向AI技术与更多落地场景。
很明显,百度的AI不仅服务于自身,更服务于全社会。
比如百度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也在减碳方面的成效显著。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今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百度ACE帮助保定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万吨,相当于种植超过24万颗树。
在输送人才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阐述:百度以产业驱动为目标构建AI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培养超过200万AI人才。未来百度还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助力中国AI人才培养,实现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的战略目标。
除了密集的人才培养与输送,百度AI还在开放的道路上走得深远。
比如百度大脑——被称为百度技术多年积累和业务实践的集大成者,其对内支持百度所有业务,对外全方位开放给合作伙伴与开发者,作为AI开放平台,这一“大脑”已对外开放了270多项AI能力,日调用量突破1万亿次。
AI通过百度工程师精巧的编排,逐渐融入整个社会。秉承AI,加上百度传统业务的不断精进,确实让这家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焕发新的生机。
某大型券商互联网分析师表示: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多年来的高研发投入,正让百度在AI领域积累的势能逐步释放。百度在技术创新和战略业务上进展已显现代际领先优势,未来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而在资本市场上,多方面强势增长,也让专业机构对百度的未来长期看好。
CITI花旗认为:除了短期不确定性之外,我们仍然看好云和AI的长期增长前景,以及互联互通的政策顺风和百度的现金流实力带来的潜在广告收益。
同时,CS瑞信也给出极高评价:从长远来看,运营管理增强(例如,最近的销售人员重组以更好地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和平台互联互通(更多的闭环服务、内容和流量)应该会为百度带来好处,但进展可能较为缓慢。
技术不能固步自封,这些积极的评价,源于百度AI在各个领域的卓越贡献。
比如在祝融号等重大航天工程中,可以看到百度AI能力的身影;在疫苗研发与制药领域,可以看到百度AI承担的社会价值;百度联合清华、北航、电子四院、信通院等组建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创新联合体加快实现AI核心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或许百度的智能云、无人车在几十年后看来仅仅是很普遍的技术,但别忘了,正是巨头的转型,潜心的研究与攻破科技难关,才让服务于生活的技术建设、城市、交通、教育逐步的智能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看不见的百度AI,正隐隐的影响我们的未来。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AI蓝媒汇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