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尼“马”就很牛!
3年前
收藏 0
0
【摘要】:广告创意触碰文化,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首先,恭喜福特喜提品牌新年翻车第一案。
2021年1月28日,福特发了一条微博。背景是福特的纯电野马要国产了,所以搞了个“中国·马年”的概念。
站在广告营销的角度,我不认为在牛年搞一个“马年”的概念有什么不妥。
谁说的风马牛一定不相及?纯电野马特别快,赶上牛年也不行?
而且贾跃亭说要搞电动车已经很多年了,到了今年才看到回国的希望。
这就说明从说要造车,到真正造出来,中间可以隔好几年。
福特的纯电野马,牛年官宣造车,马年正式下流水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福特的纯电野马,极有可能是一辆在马年才会上路的车。
但是,想法没问题,不代表做法没问题。
文化,应该是品牌能不触碰就不触碰的禁区。
大概是前年,国外有个品牌拿筷子做文章,拍摄了一条广告并投放至社交媒体。然后被全世界筷子文化圈的网友给喷了。
随后该品牌就下架了对应的广告。
不管是中国人、韩国人还是日本人,此刻大家都是筷子的拥趸。伟大的筷子文化圈,在那一刻完成了统一。
再之前,Nike为勒布朗·詹姆斯的新鞋拍摄了一支广告。内容大概是詹姆斯打败了作为反派的“中国龙”。
视频一出,马上遭到了中国网友的抵制。Nike随后也下架了视频,并就此事做出了道歉。
NIKE广告翻车的核心在于“中国龙”变成了反派。
但是詹姆斯在中国篮球迷中,被称为“小皇帝”。皇帝是天子,打条恶龙怎么了?
并且故宫还专门提供让人穿黄袍,坐龙椅,当场拍照打印的服务。
真就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不好意思,就是不行。
因为,大清亡了,但中华民族没有。
皇帝没了,龙的传人还在。而且,“皇帝”,就是一个用来赚钱的工具人。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之一。把“中国龙”塑造成反派,可不就是把中华民族塑造成了反派。
在说全棉时代的文章中,有说过发生危机公关的情况下,品牌第一时间道歉肯定是没错的。
但福特的工作人员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小型的危机公关。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抖机灵”的绝好机会。
毕竟到了年底,年终奖有多少,自己的工作能不能被老板看到,就靠这次了。
在微博上,一副阴阳怪气的样子。言语中透露出:是你们不懂我们意思,明明有人懂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啊,看来还是网友太愚蠢。
这真就死鸭子嘴硬。
建议后续找宋冬野进行合作,推出《福特小姐》特别单曲。
终于,在一系列蜜汁操作之后,福特也喜提热搜。微博运维人员的工作成果老板一定会看到,但是年终奖和工作还有没有就不一定了。
临近春节,考虑到肯定会有很多品牌产出大量的物料。所以借着福特事件,简单分享一下我对于品牌创意与文化融合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避一下雷。
第一条:文化,能不碰就别碰
Nike去年因为签约富有争议的黑人球员,跌去了多少市值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不是说文化不能碰,而是边界感很难把握。
文化没点到位,消费者就会觉得“就这,你对中国一无所知”;文化点偏了,消费者就会产生抵制心理,“XX辱华,XX品牌滚出中国”。
广告创意触碰文化,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能不碰就别碰。
第二条:文化,是对等不是跪舔
外国内容创者已经发现了一条财富之路,那就是“舔中国”。中国的一切都好,人好,景美,文化瑰宝。
对于品牌而言,没必要学习这批人。
同时,也不是所有的中国文化可以被称为瑰宝,可以被拿出来,进行创意层面的二次加工。
中国较从前的确发展了很多,但也有很多落后应该被遗弃的文化。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女人吃饭不上桌的风俗,难道一个服装品牌,要借这个文化为女性发声说:不坐下,是为了不弄皱自己的新衣。
哪个品牌敢去试试,我保证试试就逝世。
我们拥抱优秀的文化和价值观。正如我们既过春节,也过圣诞节;既过情人节,也过七夕。
第三条: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够自行生长适应时代。
很多外国品牌对于中国的了解和印象,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是“傅满洲”这人物形象出现的年代。
然而事实是中国文化在当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传统之中春节是需要回家的,但在几年前就兴起了全家在春节期间组团旅游的风气。但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这股风气似乎又得再过好些年才能成为潮流。
春节的文化内核是团圆和好彩头。全家在一起,是为团圆,不论是否身在家乡;不把年夜饭的鱼吃干抹净,是为好彩头,不论这条鱼是否是捕自母亲河。
文化之所以能被流传下,正是因为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文化也是被允许的。
写在最后。
犹记得上次故意把动物搞错的人,在史官笔下不是什么好人。
而且,据史书记载,这个人的结果并不怎么好。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左尔击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